公司每个月都给部门留了一笔团建经费,由部门老大自由安排团建活动。今年疫情,以往每月团建改为一个季度一次。今个季度的团建活动是聚餐,其实以往的团建也是聚餐,毕竟预算有限。我们部门三十来号人,分为几个团队。以往都是团队两两组织,避免人多。今次老大想把大家组织起来,相互认识了解一下,因此,引出一场不同以往的聚餐。
组织活动当然不是老大亲力亲为,老大安排一个同事去组织。聚餐地点、时间都是投票选出来,一切都是那么的顺利快速,前两天用来投票决定,第三天就去聚餐。
大家去到餐厅,餐桌被安排在一个独立隔开的房间,但不是封闭式的,开放两个门口通向大厅,在里面都能听到大厅嘈杂的声音。餐桌是长方形的,除掉几个加班、有事无法来聚餐的人之外,还有27个人。座位是充足的,桌子很长,坐在这一头说话,加上一些噪音,另一头的人是听不清的。刚开始,那个负责组织的同事将每个菜都点两份,坐在边角的几个同事肯定夹不到菜。有同事建议再点多一份,否则吃不好就达不到团建效果。负责人听之有理,又将每个菜点多一份。
老大到现场一看,立马找了服务员问有没有圆桌。老大希望全部人坐一起,这餐厅包厢都是单桌,不够,客厅倒是有圆桌,就是有点热闹,结果是维持原样。然后老大就跟负责人讨论菜品够不够、座位够不够、人员来齐没有。
来到餐厅吵吵闹闹半个小时都没上菜,我心里有点不满,考虑到组织那么多人吃饭也不容易,就安静低头玩手机。旁边坐着一位我不认识的美女同事,也没能吸引我的唠嗑兴趣。但是队伍里面有个哥们,做了我很想做的事:借故出去透气,就溜回家。
事实证明,好事总是留在后头。今晚的菜品深得我心,其中上了两大锅海鲜,新鲜、种类多。晚餐本着少吃原则,还是克制住,各种菜尝两个就停筷。
大家吃饱顿足之后,老大要求每个人做个自我介绍,并且对今晚菜式点评一番。规则很老土,大家都认认真真表达了一些自己看法,现场的气氛在这个环节也推向高潮。套路不用创意,够用即可。这也是老大要求大家坐一起的原因。
团建结束之后,我在寻思,如果这场聚餐是我组织,是否有我可以做的更好的地方。
首先是地点,餐厅虽然是大家投票选出来的,如果没订到合适的位置,是否可以更换其他餐厅。27个人的聚餐,包厢的效果是最好。
然后是位置安排,椅子挨着椅子,过于紧凑。可以跟餐厅商量加大桌子。
点的太多,没吃完浪费。多出预算20%以内都是合理,但今晚是多出来50%预算。同事的意见可以适当采纳,并不能一刀切。
组织聚餐需要提前了解餐厅、准备好处理各种突发情况、控制预算。吃一垫长一智,多组织几次就能上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