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是有反思自己和家人给孩子是不是注入了一些我们想要实现的梦想,起由因为看到一个孩子妈妈对话的视频。
孩子和妈妈坐在钢琴前面争论参加比赛的事情,大意是妈妈要求孩子去比赛,孩子反驳为什么要去比赛?妈妈去比赛就有可能获奖啊,获了奖你会更高兴!孩子显然没有被妈妈的话诱导,反问到:为什么获奖才高兴,我又不喜欢钢琴!妈妈也不依不饶的说你获奖了会怎么怎么样,比别人怎么怎么样之类的。孩子后面一席话彻底让妈妈哑口无言,孩子说你们的梦想为什么强加到我身上,我不是别人,我又自己的喜好,你们如果想要比赛获奖就自己去......
看完这个视频我觉得这个小女孩说的太对了,其实钢琴获不获奖对一个不喜欢的弹琴的孩子来说,并不会带来多大的快乐,更多可能给她的妈妈带来了一些可以炫耀的满足感而已。这个孩子还是很有想法,而且敢于坚持自己的想法,但是现实中有很多孩子孩子在懵懂中,或者有有想法不敢表达,最后他们的想法、梦想都被大人的梦想注入了。
在我们家老大小的时候,我特别注重她的教育,于是在她一岁的时候就带她一起看绘本,两岁读三字经,到三岁的她可以读完正本三字经,虽然她还不认字,但是在我每天的絮叨中,看着里面的图片就能只字不差的读下来,以至于自己老人一说到将来孩子上学,就提高至少考个清华北大吧......
我对老人说的什么并没有在意,知道那是个愿望而已,但是随着孩子逐渐长大,上了小学,偶尔老人再说要考到什么大学去后,我会对孩子说,自己努力了就好,考到哪里都不重要,但是有一天孩子问我清华北大很好吗?爸爸给孩子解释了清华北大的地位,我们孩子到时很用力的说那我将来就要上清华北大......
其实开始听她这么说作为家长还是很有满足感的,觉得孩子目标远大、有理想!但是随着自己不断成长,我自问这是孩子自己的梦想吗?还是我们注入给她的我们的梦想呢?
有人可能会说,不管是谁的梦想,孩子有这么远大的目标多好的事儿啊!
但,这两个梦想是有本质的区别的,如果是孩子自己的梦想,她会为此持续努力。但,如果是被我们注入的梦想,这样过早的填入了她的心田,后续很可能会动力不足,总有一天她有累的时候,会觉得是为我们努力、给我们学习,从长远看,这对孩子成长有害无意!
我们到底要给孩子生命中注入什么?
最近找到了答案,我们的目标要看的更长远,上不上什么学只是人生几十载生命中很小的一个点,我们的孩子会面临百岁人生,而十八岁上大学的话,四年大学,三年研究生再加上几年博士,就算读到了三十岁,那后面也还有几十年的岁月,让他们人生从事自己喜欢且有意义的事情,比上什么学更重要!
给孩子注入不同的信念对他们今后产生巨大的影响,哪怕开始一小点儿的不同,据说天上同时掉了来的两滴水,落在相同的湖水中的同一个地方,只是相差了毫米而已,最终一滴将流入大西洋,一滴流入了太平洋.....
让孩子自己去种下梦想,生长发芽,静待花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