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深入思考,虽然看起来像是一件只有搞学术研究的人才会探讨的问题,但是,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也偶尔会对某个问题进行深入思考。甚至,在我看来,它应该是我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件事。
简单来说,深入思考就是对同一个问题的反复琢磨。我想我们都有过类似的经历,就是小时候想不明白的问题,等到自己慢慢长大,自然而然就明白了。比如,小时候自己无论如何也理解不了父母口中的“赚钱很辛苦”,可等到自己开始赚钱的时候,才深刻理解此话的深刻含义。小时候我们不懂什么叫做“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而等到长大了以后才深谙其意。
表面看来,好像我们也没有刻意的,甚至从各个角度思考其中的含义,可为什么我们对同一个问题,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会做出不同的回答呢?简单来说,是因为我们成长了,我们的认知,我们的经历,早已与曾经那个毛头小孩产生了巨大的差别。
这似乎从另一个角度阐明了一个问题,“究竟,什么才算做是成长?”
曾经,你对于某个概念,某个问题有一种理解,而等到多年之后,你对于此概念,此问题又有另外一种更丰富,更全面且更深入的理解。那便足以说明,你没有辜负时光,你走的每一步的的确确都算数。
这就有点像是,无论我们是读一本书也好,学习一项技能也好,亦或是初入一个地方也好,总是会经历一个初级阶段,即,对于一开始所接触的事物,是模糊的、懵懂的。然而,也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你能反复阅读此书,你能学习完此技能后,紧接着去运用,然后回头再学习,再运用,你能在此地兜兜转转一段时间,那么你必然会跨过那个初级阶段。然后,对于书中的认知你会越发熟悉,对于此技能你会应用的越发熟练,而对于此地的每一个路口,每一个胡同,每一幢建筑,印象也会越发深刻。
既然如此,如果我们想要获得全方面的成长,一件必须要的事就应该是,时常审视自己的周遭。对比一下,当下自己的所思所想,所看所做,是否已然与曾经的那个自己拉开了差距呢?
我相信每一个与我一般,在外求学,在外工作的小伙伴都会有一个深刻的感受,那就是总觉得自己亏欠亲人的实在太多太多。因此,每次回家的时候,我们总是会不由自主的想要加倍的奉还给他们,我们想对他们好,就像是一直以来,他们对我们一样。
可我却想问,“究竟什么才是是好?又,什么是最好?什么是更好呢?”
几乎人人都能想到的是,平时在视频电话里嘘寒问暖,等到自己逢年过节回家时,能主动承担家务,能给他们买日用品,买衣服,买吃的,买喝的等等,亦或是,带他们出去旅游,看看这大好世界。
毫无疑问,仅仅是单方面的给予,只能是对他们好的“初级阶段”。而随着你的成长,这一举动,也必将会打破,你会发现,比起上述种种,如果你能给他们以成长的机会,那才是真正的对他们好,那才是对它们真正的关爱。
这似乎与那句老生常谈不谋而合——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再进一步,那有没有更进阶的阶段呢?有没有更好的关爱方式呢?还真有,那就是和我们最亲近的人一起“共同成长”。仔细想想看,真的没有比这更幸福的事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