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关注所向,力量所在

关注所向,力量所在

作者: 藏书章 | 来源:发表于2018-04-03 11:54 被阅读0次
    关注所向,力量所在

    一群好友在微信群里聊天,说起在带孩子和工作之间无法取得平衡,一个新近刚辞职,打算做自由职业者的奶爸更是郁郁不平的说,每次一要出门,孩子的妈妈就不高兴,他颇为无奈的说,“等我挣到一百万以后腰杆就能挺直了!”

    小伙伴们纷纷给他鼓气,肯定能挣到的!他自己却又先卸了气,“今年肯定挣不到!我心里有数!”

    在教练的世界里,“一百万才能腰杆挺直”,“肯定挣不到”,这些都属于限制性信念。

    如果我们的信念系统相信了那是真的,那就会给我们带来无力感,没有挣到一百万腰杆就直不起来,不仅如此,还自己给自己补刀,肯定挣不到,那腰杆啥时候能直起来呢?!这种无望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感受呢?灰心、丧气、挫败、无奈……这些情绪,将无法促使我们产生有力的行动,没有行动,自然也就更无法实现理想的结果,于是,那一百万便会越发遥不可及。

    所以此情此景,对于这位奶爸来说,当务之急便是转变信念系统,其中的关键在于去觉察我们的关注点,通常我们的关注点会分散在四个维度。

    以一个平面为例,横轴是时间轴,纵轴是视角轴,这样一个平面便被分为了四个维度。从时间轴上来看,要么在过去,要么在未来;从视角的着眼点来看,要么在我们自身,要么在他人。而每一个维度又有肯定和否定之分。

    我们不妨来看一看,以故事中奶爸的一百万为例,当我们的关注在不同的维度时,会有着怎样的不同:

    过去加自我,肯定时会说“我去年成功的赚了一百万。”否定时会说“我去年没有赚到一百万。”

    过去加他人,肯定时会说“他去年成功的赚了一百万。”否定时会说“他去年没有赚到一百万。”

    未来加自我,肯定时会说“我明年能(想、要)赚一百万。”否定时会说“我明年赚不到一百万。”

    未来加他人,肯定时会说“他明年能(想、要)赚一百万。”否定时会说“他明年赚不到一百万。”

    这一番拆分下来,大家会有怎样的体验呢?是不是除“过去我能”会非常容易的带我们去到“未来我能”,其他的维度都不大容易帮助我们去到“未来我能”呢?

    “过去我不能”会很容易带我们去到“未来我不能”,带来的依然会是无力感。而所有关注他人的视角,不管是在过去和未来,掌控权都不在我们自己手中,同样也会给我们带来无力感。

    在教练对话中,教练通常会反复问,“你想要什么?”“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你期待的理想的状况是什么?”这些问题都是在帮助我们将关注点调整到未来加自我,同时是肯定的这个维度。

    有的人在回答这个问题时,虽然也在未来加自我这个维度,但容易去到否定的一面,如“我不想赚的太少”,“我不想生活拮据”,“我不想活得不开心”…那这时我们就需要帮助对方去到肯定的那一面,“如果没有赚得很少,那会怎样呢?”“如果生活如你的预期,那会发生什么?”…

    开篇故事中的奶爸,在被问到这个问题时,意识到自己真正想要的,是和谐的夫妻关系。这个看似有些跳跃的回答,或许是问题真正的核心。当他觉察到这一点时,他迅速的将注意力调整到了如何去与老婆通过沟通先在带孩子和工作之间的时间分配问题上达成共识,然后再去围绕如何能更有效率的开展工作制定计划,用他自己的话讲,迅速就从无力感去到了信心满满。

    在教练中,我们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问题的答案,也都有解决问题的资源。对于这位选择自由职业的奶爸来说,他很清楚自己的能力和资源,只是当他被情绪困扰时,那些能力和资源就被蒙上了布,被遮挡住了,看不见了,而看不见并不代表不存在,我们每个人的大脑中,没被开发的区域甚至占到了90%以上,教练的工作,就是帮助人们去开发这部分处女地的。

    多去觉察我们的关注点在哪里,尝试着将所有的关注都调整至“我想”“我要”“我能”,将会更快的帮助我们实现目标。记得我的教练导师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你和你的目标之间只隔着直线的距离。”如果你关注“我想”“我要”“我能”,那就是直线,如果你关注其他,那就可能会是曲线。

    你是想要直线呢?还是想要曲线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关注所向,力量所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auqh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