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听到“做真正的自己时”会非常迷惑,什么是真正的自己,现在的我难道不是真正的自己吗?如果现在的自己不是,那什么时候的自己是真正的自己?我有过真正的自己吗?
给大家讲个小女孩圆圆的故事:
我们小区有个小朋友叫圆圆,她跟我的小女儿差不多大,她们常常一起在小区里玩。有一次我带了些从外地带回来的小点心,我特地多带了些,方便在宝宝聚会时跟其他小朋友们一起分享。
我从盒子里拿出点心分给几个小朋友,在给圆圆的时候,她看我,又看看我手里的食物,怯怯的摇了摇头,我把手继续往前伸出去一点儿,说“没事的,很好吃的,拿着吃吧。”
圆圆直接跑到她奶奶身后,钻进奶奶腿后面,探出半个头,抬头看了看她奶奶,又看着我手中的食物,还是摇了摇头。
我不死心说,“没关系的,奶奶不会说你的,拿去吃吧。”圆圆干脆低下头整个人都藏在奶奶腿后,彻底不出来了。
这时圆圆奶奶对我说:“我们家圆圆很乖的,没有我的同意,她从来不会随便要别人东西的。”说的时候带着满脸的得意和自豪。
我看着还不到三岁的圆圆,她一直都盯着我手里的食物,几乎没有离开过,眼神里除了渴望,还有一丝恐惧。
我非常清楚,圆圆的奶奶并不知道她对自己最爱的孙女做了什么,对她的人格甚至未来的生命轨迹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两岁多的圆圆有一个非常真实的渴望——品尝美味的食物。
然而她的养育者相信:
“小孩子拿别人的食物会显得没家教。”
“小孩子拿别人的食物有可能有潜在危险,不能养成这个坏习惯。”
“我们家的小孩对别人家的食物表现的很感兴趣,会显得我们家很穷酸。”
等等之类的限制性信念系统。
圆圆那天的反应即使没有学习过心理学的人也能推测出来,在此之前奶奶必定是无数次地阻止了圆圆接受别人的食物,甚至还可能因此批评否定过圆圆。
现在这个小小的孩子已经把这种声音内化成为自己的一种人格了,哪怕奶奶不在场,都无法直接表达自己真实的需要了。
可以试想一下,如果圆圆的成长环境没有本质性的改变,她自己也没有系统的自我成长,那么当她成年之后,她就会一直带着这种讨好甚至有些怯懦的人格去生活。
让我们来一起想象一个情景:
圆圆已经成人并结婚了,这一天是他们的结婚纪念日,她和老公约好了早点回家吃顿烛光晚餐庆祝一下,结果饭都快做好了,她的先生打电话回来了,说:“老婆,对不起啊,刚准备下班时,我们公司的大老板过来了,我上司非常希望我晚上一起陪一下,我问下你的意思,你要实在不希望我去,我就不去了。”
猜猜看圆圆会说什么?
她的讨好型人格会给出第一反应说“那行吧,你去吧。”
老公如释重负,放心的去陪老板吃饭了。
圆圆放下电话,看着空空的屋子,和一桌子菜,感到深深的失落和孤独,心中突然泛起了强烈的懊恼。
刚才干嘛要同意他去,明明是不希望他去的,想要他在家里陪自己的。她开始责怪自己,干嘛非要装懂事装乖,怎么那么没用,真实的想法怎么就是说不出口。
然后又会迁怒自己的老公,他怎么这么笨呢,还要问我同不同意,他应该直接拒绝老板回家的呀,说明在他心中,工作比我我重要多了,他根本就不懂我,不爱我……
圆圆很有可能就一直在头脑这么演绎着,时而生自己的气,时而生老公的气,纠结在这里面,能量越来越低,整个晚上都过的很不开心。
甚至她先生回来之后,她可能还会丢脸色给他,爱答不理的,而这个粗神经的男人可能也是一脸蒙圈,“我不是问过你的吗?你不是都同意了吗?你到底在气什么呀?你们女人真的是不可理喻……”
此处省略各种版本争吵2万字……
各位有没有觉得这是多么亲切而熟悉的场景啊。
虽然这个场景是我演绎的,但这种内心动荡的过程其实几乎在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有出现,区别只是你是放任它自行运作,还是对它有觉知有掌控。
圆圆们有个乖巧,甜美,讨好的人格面具,这个面具下面是隐忍的愤怒和无力感带来的焦虑,这个人格是她所认同并且熟悉的,并且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而他们自己甚至都不知道这并不是她本来的样子,但这个人格已经伴随圆圆们很多很多年。
他们早已经忘记了那个最初的自己是什么样子。
有时候我会提醒人们去和自己的心连接,去做那些真正你喜欢让你有热情的事情。
可是很多人会回答我,周梵,我不知道怎么连接我的心,我也不知道我现在到底喜欢什么。
也许这才是最糟糕的部分,我们把自己弄丢的太久了,当我们想把它找回来时,却发现我们已经忘记它的模样了。
而在中国,有千千万万像圆圆这样的孩子和已经长大成人的圆圆。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们就深深地活在了别人的眼光中,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
而最糟糕的是,我们所生活的这偌大一个国度,十多亿人民,大家的对生活的期待或标准竟然都是差不多的。
所以你不仅在很小的时候会被你的养育者的催眠,植入他们的信念系统和价值观,在你成长过程中,整个社会文化,你所生活的圈子,阶层文化都在不断给你催眠,洗脑,让你毫无意识地成为现在你以为的“自己”。
李雪有一篇文章叫《跟央视孝道广告学变态人格分析》,就针针见血地把社会文化对个人的道德绑架做了令人拍案叫绝的精辟分析。
我很多年没看过电视节目了,看到这篇文章之后特地在网上翻出那则广告从头至尾地看了下,广告的名称叫《别让等待成为遗憾》。
影片里,一脸劳模样的妈妈对儿子从小到大讲的都是:“等你考上大学我就享福了……等你毕业工作我就享福了……等你结婚生子我就享福了”。
这种文化传递的生活原则就是:
你做父母了,那就意味着你不需要为自己的幸福负责了,你只要把所有的注都押在孩子身上就可以了,把自己的梦想和生活放弃的越多,越不在意自己,越不为自己的感受和幸福负责,就说明你越伟大!你有多伟大,你就拥有多少资格可以要求别人来满足你的期待。
而对所有的孩子说,你有个越伟大的母亲,那么你就有多少原罪,你要好好赎罪,做自己什么的,啥都也别想了,乖乖的把你妈的人生背起来,她不开心不幸福都是你造成的,让她顺心如意心情好就是你的责任!
看完后,我的妈呀,这则广告在增加孩子对父母的愧疚感,鼓励父母的操控欲,宣扬变态人格真是做到极致了。
从小到大听到这些父母长辈熟悉亲切的话语,再配合社会文化的强势媒体宣传,基本上就是洗(洗脑)你没商量。
我们生活中那些催眠我们的资讯无处不在:
◇卖钻石的广告会告诉你,只有你的爱人买一颗钻石送给你,你的爱情才叫恒久远;
◇卖冰淇淋的告诉你,如果他不给你买这种贵得要死的冰淇淋,就说明他不够爱你;
◇卖奶粉的告诉,这个世界充满病菌和危险,你的宝宝也很脆弱容易生病,但只要喝了这款特别的奶粉,宝宝就会健康有抵抗力了;
◇卖汽车的告诉你,只有你拥有了这款车,你才是成功爱护家人的好男人;
◇狗血电视剧告诉你,真爱就要各种虐心,各种误会,各种难以启齿,各种折磨,顺顺当当的就不是真爱……
我记得有一次在一个饭局上,跟旁边一个初次见面的漂亮女孩攀谈起来。
那天七夕节,就聊起这个话题,她很满足地说,今天上午我收到了我男朋友送我的花,巧克力和大红包,这个情人节我感觉我是一个——成功的女人了。
她最后对这事儿的总结让我很诧异,从什么时候爱情的目的不是幸福而是为了成功了?
本来,
成功是一种姿态,给别人看的。
幸福是一种感受,属于自己的。
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幸福也变成给别人看的了。
弄丢自己的人都有一个共性的特质,非常在意别人的眼光。因为太不确定自己是谁,所以才要从需要从别人的评价中获得价值感和存在感。
所以内心完整富足的人是为自己而活。比如像老徐徐静蕾,可以躲在家里一年多,只是自己做些手作的包包小玩意儿。别的女星走戛纳,上头条,登上财富排行榜之类对她造成不了任何压力或诱惑,她也不管别人的如何评价她,或者观众还记不记得她,她只做她享受的,让自己开心的事儿。永远按照自己的节奏去体验自己想体验的生活。
无论外面的世界如何暴雨纷飞,狂风四座,自己永远自带光环保护罩,内心总是平和喜悦的,这就是真正活出自己的人。也许这些人看起来没有任何攻击性,而且相处起来也没有压力非常舒服,但这才是拥有真正强大内心的表现。
而有意思的是,对于这样的人,往往成功这件事最后不知怎么就莫名其妙的的得到了。
而通常这样的成功并不是消耗生命的其他领域为代价的,不会为了成功没了健康,丢了感情,或和孩子关系疏离。
当你活成别人期待的自己时,所有的都是交换和消耗,你做事情都是为了别人而做,为了得到你想从别人身上得到的东西。
你也没有力量拒绝去做那些自己不想做却是别人期待你做的事。
因为那些人身上有你想要的东西。
物质层面的,名、利,权……
情感层面的,被重视,被理解,被关心,被尊重,被爱……
如果没有觉知和成长,就会在这条被操控和操控别人的路上越走越远。
我在这条路上走了很多年,相信我,你永远不可能在这条路上得到你真正想要的东西。
当成为自己时,所有的都是在轻易地显化和创造,你做任何事都是为自己而做,没有期待没有附加条件,在做那件事本身时就满足了。
是活在当下,而且专注而喜悦的。
所以,你并不需要成为某个更好的别人,而是认真地找回原来的自己。所有的力量都藏在那里!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