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与父辈从我记事开始的故事,说是故事因为带有回忆性,但这也是确确实实的真事,所以这就是生活。在书的序集里说到:生活是书本,日子是书本上有用无用的文字,对我一个普通的家庭来说,日子就是每天早出晚归的工作,然后闲暇时光和家人在一起聊聊时光。虽然有用无用,但对我来说就是满满的回忆。
翻开记忆的大书,时光回到上小学的时候。那个时候国家的经济并没有像现在这样,农村依然是落后的,就连寓意培育下一代国之栋梁的学校也是非常简陋,简陋到没有平整的操场,只有坑坑洼洼的石子路面,简易的乒乓球台还是用水泥砌起来的,教室屋顶也时而透露着阳光和雨露。而我每天就要去这样的学校去上课,去求得人生的真谛,探索未来的道路。
父亲不是每天都会送我去学校,只是偶尔他顺路会载我一程。在哪个连摩托车都不发达的年代,家里有辆自行车已经成为了奢侈品,而父亲就是用他这辆名为“老爷车”的大自行车送我去学校。为什么叫它大,那是因为相对于我那个时候的身高来说可以算是巨大了,至少我自己上车还是比较吃力的。父亲喜欢把我放在车的前排的横杠上,因为他觉得他可以把我包裹住,这样我就安全了。就这样从家里出发了,记忆中每次坐父亲的车都是在晴朗的早晨,太阳公公刚刚升起,陪伴着我们一起前行。一路上我的心情是无比开心的,因为有车坐会让我觉得无比的“骄傲”,路上碰到一些个走着去学校的都会满心欢喜的打声招呼。
学校离家并不远,大概只有两公里的样子。不一会就到了,刚一下车,父亲就问,红领巾带好了没有,带好了,我开心地回应道。随即,父亲就从口袋里掏出来一个面值一元的硬币给我,我兴奋的接过那枚“沉甸甸”的硬币,对我来说在那个并不发达的年代,一块钱可以买好多好多的东西,平日里母亲都是把五毛钱分给我和姐姐,一人两毛然后另一毛钱买两颗糖一人一个,真是分的清清楚楚。而父亲现在竟给了我一块钱,真是一笔不小的财富啊。父亲随后说了一句在学校好好上课就走了,我应了一声“嗯”,面对着父亲的背影,心里有了一些东西,渐渐的背影消失了,我也走进了校园。
在这个农村的小学我一直上到四年级,后来就去镇上的小学上完了五年级和六年级,听说这个地方被别人拿来当做厂房做起了产品,我也再也没来过这里,只是偶尔路过,只是路过而已。不在这里上学以后,父亲也再没有骑过车载我上过学了,好想回到那个时候,迎着早晨出升的太阳,坐在父亲的车上,无比骄傲的去学校,然后和路上的小伙伴们打声招呼,最后送着父亲的背影远远离去。
这就是农村的小学带给我的回忆,带给我与父亲的回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