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痛苦大多来自你认为自己不应该承受的痛苦.
就好像是我今天看的书里说的ABC一样,A是你看到某一件不好的事情发生,比如说你的弟弟爱吵闹,打碎了你最喜欢的玻璃杯.C就是你的反应,你感觉很生气,动手打了你弟弟.很多人觉得是因为A所以我们才会C.因为弟弟不听话,所以我才打弟弟.这个逻辑是有问题的,因为里面还有一个B,也就是你看待这个问题的思路和态度.你觉得弟弟不听话,爱吵闹,所以就导致了你最喜欢的杯子被打碎.于是你不想你弟弟吵闹,用殴打的方式制止他吵闹.在这里面你的思路逻辑是,因为弟弟吵闹所以你杯子碎了.殴打可以强制弟弟不再吵闹,你的东西也就安全了.你的态度是,殴打,利用兄长的权威,暴力剥夺你弟弟吵闹玩耍的天性.
你的问题是如何保护你的东西最好能够不伤害你弟弟的心灵,你可以改变逻辑,比如说隔离放置,比如说地面铺上泡沫地板,,,,有很多的方式,你可以不从别人那里来找原因,你可以找自己.也就是所谓的去关注你的影响圈,而不是你的关注圈.
我们感受生活中的苦难会发现很多所谓的苦难其实说不上是苦难,他本身的A可能微不足道,但是你的C,你的反应却压得你自己喘不过气.这就是你的B放大了你的痛苦.那么他是怎么发大的呢?就是这个感觉,无辜的感觉,你认为你自己不应该承受这个痛苦的念头让你更加痛苦.
记得王阳明的事上练吗?所有的苦难与痛苦都可以视作事对我们的心性的一种磨砺,他会让我们的心性更加稳重坚定,慢慢达到物来则照,物去不留的境界.那时候,我们就会感激我们所有的磨难与痛苦.没有痛苦的快乐事不值得珍惜的,多滋多味这才是我们精彩的人生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