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被“身苦”折磨时,还要提防“心苦”这支毒箭

被“身苦”折磨时,还要提防“心苦”这支毒箭

作者: 是我安大叔 | 来源:发表于2020-04-14 09:56 被阅读0次

  身体的病痛是否会引起你内心的痛苦?如果有个重病号跟你说他现在“痛并快乐着”,你是不是觉得他精神有问题?佛陀教导我们“身虽苦而心不苦”,苦的来源是“身苦”,佛法的重点是察觉“心苦”,调伏“心苦”,止息“心苦”。

  有一次,佛陀在摩揭陀国首都王舍城北郊的迦兰陀竹园,告诉比丘们说:“比丘们!一般人有乐的感受、苦的感受、不苦不乐的感受,有修有证的圣弟子,也有乐的感受、苦的感受、不苦不乐的感受,他们之间,有什么明显的差别呢?”

  “世尊!您的教说,是我们学习正法的根源,也是我们学习正法的向导与依靠,请世尊为我们解说,让我们遵循您的教导来实践吧!”比丘们请求道。

  “比丘们!一般人遇到生理上的各种苦痛,甚至于有致命之虞时,心里禁不住地生起悲伤忧愁、痛苦怨叹,继而愤怒迷乱而失去理智。这时,有两种感受会交相增长蔓延,那就是‘身受’与‘心受’。这种情形,就像有人中了一支毒箭,接着马上又中了第二支,成了苦上加苦的双重痛苦。

  怎么会这样呢?那是因为一般人的无知,让他们欢乐时,就纵情享乐,成了欲贪烦恼的奴隶而不自知;痛苦时,则生气不悦,成了瞋恚烦恼的奴隶而不自知;在不苦不乐时,则浑沌不明,对苦、乐两种感受的生成原因、消失变化、余味黏着,终是祸患、必须舍离,没有真切如实的证知,成了愚痴烦恼的奴隶而不自知。这样,当他快乐时,就被快乐所牵绊;痛苦时,就被痛苦所牵绊;连不苦不乐时,也被不苦不乐牵绊着,这就是深陷贪、瞋、痴;为生老病死、忧悲恼苦所牵绊的一般人。

  比丘们!有修有证的圣弟子就不一样了,当他们遇到生理上的各种苦痛,甚至于有致命之虞时,心里不起悲伤忧愁、不痛苦怨叹、不愤怒迷乱,所以不会失去理智。这时,他只有一种感受,那就是‘身受’,而没有‘心受’。这种情形,就像只中了一支毒箭,不再中第二支。当他们有乐受时,心不染着,所以不会成为欲贪烦恼的奴隶;有苦受时心不染着,所以不会成为瞋恚烦恼的奴隶;在不苦不乐时,对苦、乐两种感受的生成原因、消失变化、余味黏着、终是祸患、必须舍离等,能真切如实的证知,不会成为愚痴烦恼的奴隶。这样,当他有乐受时,不为乐受所牵绊;有苦受时,不为苦受所牵绊;不苦不乐时,也不会被不苦不乐所牵绊,这就是解脱了贪、瞋、痴;不被生老病死、忧悲恼苦牵绊的圣弟子。”

相关文章

  • 被“身苦”折磨时,还要提防“心苦”这支毒箭

    身体的病痛是否会引起你内心的痛苦?如果有个重病号跟你说他现在“痛并快乐着”,你是不是觉得他精神有问题?佛陀教导我们...

  • 身苦、心苦

    身苦、心苦 人类,乃至所有的生命,其行为的动杌都是为了离苦得乐。 欲离苦,应先知苦。 苦,无非有二,一者身苦,二者...

  • 2018/05/31苦

    苦有二种, 一者身苦,一者心苦。 身苦是有限的,心苦是无限的; 反过来,心也能给身体提供无限的力量。

  • 本了老师法语诗 2019.01.16

    苦分心苦生苦,无苦及灭道,世间真苦,心苦身苦占全,而行道之人,苦为单。这就是修行的好处,修行再苦都比世间好千万倍。...

  • 何苦

    了心苦, 不起苦, 此身为净土。 心不容, 身岂容, 修心身亦宏。

  • 佛光的铠甲

    散发嗔心就是发射毒箭,被射中的人毒性发作,又反射回来或者射向他人,众人皆苦。圣人无我,令毒箭失去靶子;平凡的念佛人...

  • 心苦则苦

    心情不佳,则万物不适 出时睡归时玩 零交流 无语问苍天

  • 学会爱自己,世界就会拥抱你

    佛说人生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世间皆苦,要么身苦,要么心苦,每个人有不一样的苦。 ...

  • 《乐嘉的处世之道》《跟乐嘉学性格色彩》笔记

    人生八苦:生老病死(身苦)、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色受想行识)炽盛(心苦) 修炼:修身、养心、诵经、持咒、...

  • 药苦不及心苦

    一夜12:30强迫自己睡觉,今晨不到5:00醒了,告诉自己别在意,别影响了心情,注意休息,却是做不到,辗转起床。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被“身苦”折磨时,还要提防“心苦”这支毒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axzm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