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了来自海门的新教育实验十几年的亲历耕耘者许卫国科长的报告。许科长演讲的主题是《书写教师的生命传奇》,他主要讲了关于生命叙事的概念、特点、价值、类型、话语方式、讲述要求等内容。
2个半小时,一百五十分钟,许科长没有停下来休息一分钟,也不停顿、反复,就是那么流畅地讲下来。更重要的是在场听课的几百号老师,没有来回走动的,也没有窃窃私语不耐烦,就那么专注地听下来,可见,讲座确实干货满满,引起大家情感共鸣。
生命叙事,近几年我自己也写了不少,几乎每一年都会写,但是,总感觉写不出很出彩的,太过于平淡。今天听了许科长的讲座后,似乎明白了症结出在何处了。
一是生命叙事是关乎生命的言说。我会把自己平时做了什么,包括自己成长、在教室里实践的课程、带领年轻人成长等写下来,但是,更多的只是写故事,比较少思考故事背后的意义,或者说思考得不深。对自身、对行动的省察不够,说到底,对生命的觉察不够,自然而然,就没有深度,就很难引起别人的共鸣。
二是阅读的根本书籍不够。正如许科长所说,“阅读的书样态决定了写的高度。”自己阅读的书确实不够广、不够深,没有找到自己需要的根本书籍。也就没有形成自己的教育观点、教育思想,当然,在分析教育故事时,就很难用一定的教育理论去阐述它。
三是对语言的把控能力还是很弱的。许科长讲到,要有自己的句子。他举了他帮老师修改叙事框架的例子,同样的一篇文章,标题、提纲不一样,整个品味就不一样,太震撼了。而我自己往往都不用心推敲这些内容,抱着有内容就行的态度,我想这也是自己每一次叙事不出彩的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总之,写作,是反映一个人综合素养的实践,阅读、行动、思考、思想、为人等方面都在影响着一个人的写作水平。正是因为这样,我越发觉得写作是个特别有魅力的事,值得一辈子去努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