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961013/4b10067ef053e873.jpg)
如题,今天讲的是关于一个目前为止我遇到的最好牙医的故事。
初遇他是在夏天,八月中旬依旧炎热的一天。
我拿着自己在权威口腔医院拍的片子,从家里走着去找一个安家在大楼高层的口腔诊所。
是有一个在这家做过矫正的妹子推荐给我的,她说“医生认真细心,人很好”。
我转着手中的伞,一步步慢慢地走着。从有矫正这个念头开始,我已经拜访了两位医生。开始的一眼判断都是“这不做矫正不行”到最后还是以“不建议做矫正”的悲伤结果而告终。说实在话,没抱太大的希望,这一段路和这一次的拜访,相当于给自己的一次缓刑。
我小时候做过一次矫正,原因是下排牙齿东倒西歪。矫正的时候顺便就把上排也一起给上了钢丝。一年多的时间里,除了头几个月,其余该吃吃该喝喝,定期去紧钢丝(基本原理就是用钢丝的外力将牙齿排齐),也没有太注意到底过程中效果如何。结果拆钢丝那天,发现上牙相比以前有些突出了。但因为小时候觉得脱掉钢丝就是解放,也并没有不愉快。然而随着年龄的增大,变得愈发介意自己的牙齿,而且下排也随着我对保持器的抗拒,两颗中间的门牙重新叠在了一起。而医生们后来纷纷宣判我“无法做矫正”的理由是,存在牙根吸收、矫正有风险(简单说就是根基不牢靠不敢轻易再变动牙齿位置)。
走了大概二十分钟到了大厦附近,却因为高楼林立而找不到位置,就给诊所打电话。一个非常干净亲切的声音告诉了我详细的地址。
到了二十五层。出电梯右拐。诊所如同刚刚电话里的女声一般干净、亲切。地板就像刚刚新铺还打过蜡一样,轻爵士的舒缓氛围包裹了整个诊所也迅速包裹了我。马上有两名笑容恰到好处的护士引导我,让我就在客厅的沙发上坐着等候。我稍稍观赏了一下旁边小桌上鱼缸里的小鱼,便被安顿进了诊室,填了一些表格之后,便在椅子上躺下来,等李医生过来。
想起高中和大学,都有过一段关于牙齿的低潮期。觉得自己不好看,进而觉得啥都做不成。去口腔医院,还甚至被医生说过,我需要改变的不是牙齿,而是心理的疾病这样的话。我常常躺着,在耀眼的灯光下,看见牙医戴着口罩的脸,觉得自己永远也不知道他们下一句会说些什么。
当然在我来之前我就知道这个医生姓李,但与以前一样,我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没过一会儿,李医生走进来了,穿着水蓝色的医生服。见到他第一反应,“好像我认识的人”。一副和蔼、没有攻击性的样子。然后医生开口说话了,也是客客气气的。他非常有耐心地把我的话听完,把我的牙齿史、要求和疑问听完。然后冷静地抛出一句,“你从什么时候开始觉得自己的牙齿是凸的?”。
我一下愣住了。
在此之前我遇见的每一个牙医都不是这样的。
从来没有人问过我这个问题。
因为——这个问题不需要解释——它就那样显眼地呈现在我的嘴巴里。我不知道他的意图在哪里,这势必成为一场不知敌所在而丧失底气的较量。我开始一边想一边回答。我说,“嘴巴干的时候”,“高中有一次照镜子的时候”“初中矫正完毕取下牙套的第二天早上”。慌慌张张,每一个细微的心思都暴露出来,每一根心灵的毛细血管都开始向外渗血,慌慌张张。
李医生倒很淡定(毕竟见牙无数)。随后又问了几个颇具心理医生潜质的问题,然后开始为我解惑。他先从面部、骨骼、牙齿角度分析了我的问题。说我是反颌性骨骼,本来笑起来呢,应该是整个凹进去的,就跟巩俐似的,是个鞋拔子脸。但是因为前排门牙稍微凸起、将下排牙齿微微包住,相当于支持起了我的整个嘴型。所以不笑的时候,完全看不出来凸,说话的时候有影响的倒是小三角之类的牙龈健康方面的问题比较显眼。
我又给医生强调了小时候未矫正之前的情况(一直深信那是一次只能被定义为失败只能用来后悔的矫正),但他还是建议如果尝试纠正我经过十多年建立起来的新咬合关系,进行矫正的风险大于收益。顶多磨一磨可能会对上排牙齿产生冲击的下排门牙部分。还举出他的其他相似病例进行说明。
他有理有据,还有一张半藏在口罩后的真诚的脸。最最令人感动的是,他知道某些重要的论断只能直白地去说,“你已经很漂亮了,不需要再矫正了”。然后在理性的分析中,不停告诉我就我现在的样子就已经足够好。我第一次知道,真正的牙医应该怎么说话,应该怎么分析牙齿问题,应该如何提出对病人最好的方案。
仅仅是诊断与说明,就花了接近一个小时。而对这一小时的耐心和爱心,我竟然无需买单。
从诊室出来,下电梯走到一成不变的空气里时,有种被拯救于水火中的轻松。
后来,为了解我“牙根吸收”的惑,李医生还花非工作时间看片子帮我排查原因,像福尔摩斯一样,查资料、反复看片子,找到细小的线索,发现不过是因为拍片人员操作手法的问题导致的虚惊一场。被拯救的强烈感觉又一次。
而且我按照他给的建议,去补牙、还养成了每天使用牙线的超级好习惯(谁用谁知道)。每次预约、看病,再也没有以前看牙医那样忐忑的心情了。技术上,他深入浅出分析、给出全面考虑之后的最优方案;情绪上,连补个牙不打麻药他都会说“你好棒”,而且他说的真诚仿佛老友;氛围上,李医生、护士、音乐、鱼缸等等一起,让人忘掉来这儿是来解决恼人的牙病的。
之所以在今天讲这个故事,是因为5月20日是李医生的小而美诊室——“好朋友口腔”的纪念日,也是李医生的生日。遇到你们至今为止仍觉得是个奇迹(可见好牙医的稀缺),也觉得自己超级幸运!
所以借个地儿,祝愿李医生和“好朋友口腔”生!日!快!乐!!
需要的宝宝一定要戳下↓
希望每个人都能遇见你的最好牙医^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