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人总是忙忙碌碌,却不知道为什么而把自己搞的很累,为了按部就班的生活,这种生活真的是你想要的吗?还是在逃避思考,从众的选择。
最近在梳理自己的人生轨迹,我的前30年怎样度过的。整个阶段都是在错位的度过当中,上学的时候想的是玩,没有为以后的生活做过多的打算;而刚工作的时候也没有职业规划的意识,当时就觉得就是打一份工,然后挣钱。没有想太多,在进入社会的10多年中越来越发现,纯靠体力劳动,无法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也越来越发现学习对自己来说的意义。
学习并不只是学一门手艺,更多的是去培养一种习惯,把所学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一种下意识反应,当头脑中的知识积累量足够多的时候,反应相对越快。
最近也在思考,为什么知识储备越多的人越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因为在成本收益角度看来你的情绪并不能够改变事情本来的面貌,而更多的是让自己掉入负面情绪当中,当你处于负面情绪的时候,所带来的结果会不断恶化。人都不愿意掉入负面的情绪当中,只有从背后的角度去看这些因素,就能理解为什么要做情绪控制。用原始脑做出的下意识反应,因为那样最简单,不用动用任何的脑筋和自制力,但这样带来的后果往往是最坏的结果。
随着学的东西的增多,人不能只停留在学生式的思维当中,而需要去调动更多的资源,加速自己的成长。听一位老师讲资源包括人脉、钱、信息、时间等,细细想来还是很有道理的。
人脉的获取可以让你有更多的可选择性,每个人所能接收到的信息是有限的,通过人的链接将自己所能得到的信息铺成一张网,扩大自己的知识和信息面。
钱,当然是好东西,可以让一个人不会因为经济问题而去出卖自己的时间,有更多选择的自由。
信息,每个人接受的信息渠道不同,所带来的认知不同,一个机会的产生是你得到更优质信息的内容,而不是不加任何筛选,一股脑的灌输到脑袋当中,这样的未经思考过的信息也就转化不成你的东西,只是在茶余饭后的谈资而已。
时间,人的一生时间相对来说是最公平的,看时间的花费在哪里,就能够知道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到底是拿时间做投资还是做消费呢?
人只有在静下来的时候,才会去整理头脑中的思绪。我需要一段时间的沉淀,让自己放空,想想未来的打算,有没有更好的接入方式。
在这个年龄对一个人来所相当尴尬,要重新选择要择业的方向,前期的积累全部化为0,重新积累,重新来过,而我们的精力是没有20出头的人那么强的精气神,择业方向越早规划越好,等到这样的年龄选择方向,有些为时已晚,但并不是不可能。
任何时候去选择都不算太晚,只是在思考过后,如何去行动,让快速的行动来帮助自己加速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