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原创
01病去如抽丝
入院第三天,昨天晚上听三个小时的分享课,头疼,理解了学生的学习感受。朋友们都嘱咐我要注意多休息。
晚上睡着了,感觉不到自己是病人,不咳不渴,酣然入梦。
早晨出去买早餐,包裹严实,料峭的春风还是侵袭了我,回到住院部,咳嗽了好几分钟。如果不是用手捂住胸腔,好像心脏都要咳出来。这才意识到自己还是病人。同时慨叹病去如抽丝。
人在生病的时候,就觉得工作啊事业啊成绩啊名利啊都不算啥事,唯有健康最重要。
医生说我的心脏供血不足, 不像45岁的心脏。我说真实年龄已经52,医生说那也戴个动态心电什么测一下吧。
我暗暗告诫自己别那么爱操心了,别那么卖力工作了。
当然,我也知道这是一时的兴起,等到身体恢复健康,我还是会努力工作辛苦学习的,本性难移嘛。
先生高烧退了,又退的太厉害了,35度。他有点不让人省心,嘱咐他量量体温再吃退烧药,他不听,直接吃了。这样低了,又担心了。吃过饭,回到36度,才放心午休了。
姐姐打电话问我怎么样,闲聊说起先生来陪护我,他的症状倒比我厉害,需要我伺候他。其实也不尽然,今天上午,他帮我倒水喝,给我换针,帮我看针打完没有,也真的陪护我了。
02点外卖那些事
午餐,我点的外卖炒河粉和疙瘩汤,23.8元,懒人厨房的,还是俩人吃着比较省。
下午,在美团上点生活用品。找了很多家商店,都因为找不到刷碗的钢丝球而放弃购其他物品。
其实,很多家商店都不缺少钢丝球。 可能更多店主觉得它微不足道不值得上架。那又有多少顾客因为找不到一件小的物品而放弃这家店大宗的物品呢?
这三天点外卖,遇到了四个操作不同的外卖员。
第一个外卖小哥打电话让我下楼拿餐,我说还在打针,不方便拿。他犹豫一下:“我们一般不送,既然你有特殊情况,我给你送去吧。”我说自己阳了,放到门口吧。他还是坚持放到屋里沙发上。
第二个外卖员直接送到房间门口,敲门。护士正好给我起完针,帮我接过来,放到餐桌上。第四个外卖员更直接,找到病房,直接进来,送到我的餐桌,在我的谢谢声中潇洒转身。
第三个外卖员说送到一楼了,我说能给送到二楼吗?我阳了,不想出去接触人。他害怕了,“我家还有小孩呢,我更不敢和你接触了。”他坚持给我放到一楼。我正好打完针,就下去找。没找到,又给他打电话,他说给我拍照片了,在取药处。我找到了我的外卖,回到住院部,也学会了找他发的照片。虽然我不喜欢这个外卖员,我更希望他能服务更到位。但是,我也理解他为了孩子而选择的回避。
我找到评价,想给第三个外卖员差评时,觉察到自己的内心是有点小愤怒的。最初他不知道我阳了,也没有打算送到二楼。只是我实话实说才让他更坚定了不送的决心。
觉察到自己的愤怒,也觉察到自己的自私。这不和他一样只考虑自己方便吗?我是想着不用再厚厚包裹自己,他送到二楼我更方便。或许他想的是给我放到一楼他更方便。
因此,我在他发的照片下面发了两个字:谢谢。原谅别人就是原谅自己,放过别人也是放过自己内心的小我。这时候,觉察到自己的内心是轻松的,甚至有点小愉悦。
03自己的病不值得一提
初入院时,医生贴我身上好多片片,听着我的心脏好像供血不足。我也就回想起自己最近二十几天每当学习到太晚就会有点心脏不舒服的感觉,申请凑着住院把身上的零件都检查检查,把该治的病都来治治。医生就开方子建议我做心脏彩超和颈部开普勒,然后戴个24小时心脏检测器测一下。
我从住院部来到门诊部,寻找彩超室。
路过康复中心,见到很多做康复的人。各种各样行动不便的人,在用各种方式做着康复,有的像是把自己绑在柱子上。我同情他们,也庆幸自己不是其中的一员。
彩超室门口一位老大爷坐在轮椅上,插着鼻饲管和尿袋。儿孙辈们五个人或推或扶轮椅,伺候着。我想到我的母亲动手术时,也曾经这么辛苦受罪。我怜悯这位老人,也庆幸自己没有这么老。
读书记录:克里斯多福·孟《亲密关系——亲子关系篇》167—202页。(完,15万字。)
读书记录:乔尼丝·韦布《被忽视的孩子》161—202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