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应用的普及,数字资源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方式。以前用url对数字资源进行标识,点击url链接即可访问对应的数字资源。然而url所代表的只是数字资源的物理位置,一旦物理位置发生变化,原来的url将成为“死链”。这在我们生活中很常见,出于某些原因,服务器或者网站就被封闭了,资源就消失了。虽然有时候通过搜索引擎的快照可以找到一些,但这并不是长久之计。因此,url已经不能适应分数字时代的发展要求。于是doi就应运而生,全名叫做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Digital Object Unique Identifier)。
国外投稿经常需要在参考文献中标注doi,但并不是所有的英文文章中都直接含有doi。这就需要你去查找了,近日就用了个网址,很不错的,而且免费。
http://www.crossref.org/guestquery/
只要知道文章的题目和第一作者就可以很快找到该文章的doi。需要的注意的doi应用还没有全面覆盖,所以也有一些英文文章是找不到的。
目前国外Elsevier、Blackwell、John Wiley、Springer等大型出版商大多使用doi对数字资源进行标识,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命名、申请、注册、变更等管理机制,doi的解析系统发展也比较成熟。国内使用doi尚处于初级阶段,基本都是些自定义的惟一标识符方案,还没有成熟统一的标识符解析系统。
doi标识符作为数字化对象的识别符,对所标识的数字对象而言,相当于人的身份证,具有唯一性。这种特性保证了在网络环境下对数字化对象的准确提取,有效地避免重复。一个数字化对象的doi标识符一经产生就永久不变,不随其所标识的数字化对象的版权所有者或存储地址等属性的变更而改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