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分析角度讲,股票的两种操作方式
单一品种,多种手法综合运用。
多个品种,单一手法操作。
第一种方式,比较考验综合能力。
因为股价震荡时间比较多。即使处于上涨或下跌趋势中,也是涨一涨,跌一跌,不在过关和冲刺阶段,大部分都是这种行情。所以,过程中做价差的机会也比较多,抓住了节奏,也可以多薅一些羊毛。
看长做短,选出一只或几只看好的股票,捕捉各种方式的价差运动。幅度可大可小,留底仓不留底仓都可以,通常会留底仓。尽可能多地利用波动机会,降低持仓成本。
这种方式因为跟踪的时间比较久,也容易吃到最后冲刺的一段。
看盘时间久了,经验多了,形成比较强的盘感,操作起来就容易些。
第二种方式,只认一招。
符合模式的,就做,模式结束,出掉,再按图索骥寻找下一只。不留情,不恋战。4000多只股票,总能找到几只可操作的。
比如,只做涨停板之后回调,或者做站上20日均线后的回踩等等。
大盘辅助
不管哪种方式,操作过程中,都要通过观察大盘所处的位置来辅助。
同一个模式,出现在大盘的不同阶段,成功率会不同。
因为不是交易指数,观察大盘的主要作用就是协助判断是否有风险,确定大概仓位。所以中间具体波动细节,涨涨跌跌,不必太在意。只要没有风险,个股按照既定的操作计划,该怎么操作怎么操作。
大盘有一段涨幅,到达某些关键位置,比如前期阻力位,但之前并没有进行过平台整理,就要注意有可能会震荡,但震荡后继续向上的可能还是比较大的。
对于强势股,这种位置,还会有向上继续冲的动能,或者剧烈震荡,但经常会有比较好止盈离开的机会。
对于有些高位的个股,已经提前进行震荡,产生了冲刺段,就要适当减仓,了结部分利润,剩余的仓位更有可能持有时间更长。
对于底部起来的股票,建仓,或者没有卖点,或者有回调,但没有破掉设置的止损点,或者平台的低点,导致转为中继,则继续持有问题不大。如果还想利用大盘震荡的过程,降低成本,也可以部分仓位适当做差价。
行情好的时候,大盘运行一段时间,也可以小仓位做强势股短线,比较考验技术。
行情一般时,大盘运行一段时间,就不能追高了,选择底部刚刚启动不久的股票,或者经过一小波涨幅,二次启动的个股为主。
当大盘可能要出现风险,产生剧烈回调时,就要果断离场,或极小仓位,只为保持关注。
比如,已经积累了比较大的涨幅,也经过了平台整理,之后又继续上涨,但有量能不能为继的迹象,可能会出现冲高回落后再次反弹,但相比之前的涨幅来说,如回光返照,这时就要提防可能出现较大的跌幅。
再比如,短期由于各种因素迅速拉升,短期涨幅过大,导致没有时间换手消化,积累太多的获利盘,接下来可能会带来快速回落,剧烈震荡。
还有一些情况,之后的文章中继续做总结。
不管个股处于高位,低位,受大盘拖累,情绪影响,泥沙俱下,再涨回来又需要时间,尽量避免忍受这种煎熬,让自己开心点。
这种风险指的是级别比较大的,日线周期级别或者30分钟周期级别。
如果不是这种级别,只是小级别波动,个股结构好,位置好,资金意愿强,是可以抵御住大盘的小级别波动的。
不必因为大盘的涨跌而改变既定的交易计划。
第一种方式,可以通过日积月累的观察个股训练,找到感觉,把握节奏。同样也适用于第二种方式和大盘训练。
通达信训练模式(快捷键47):
第二种方式,可以通过找到自认为某种可能会带来一段涨幅的位置,作为一个条件,作为假设,要达到如果上涨则收益比亏损高出一定倍数那种机会,比如比值是2或者3。然后,找若干个股验证,总结总体收益是否可以作为操作标准。
(公 #:moduov)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