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了《用追马的时间来种草》这篇文章之后,我甚至对这个词语能有一种给自己解释的理由,专注于当下,为自己的努力耕耘,不急功近利寻求结果。
郝老师提到了自己写作的三个阶段,向专业和综合过渡的时期。回顾自我才算是刚开始仅仅过去半年时间不到,简书坚持200天之后就中断了,而且最近打卡的质量也有所下降。
我甚至还在想,一天的时间是有限的,我昨天尝试列清单完成任务之后,今天早上时间没有安排好,有时候每天的上课时间没有协调好就出现了时间纠缠不清楚的情况。
通过不断梳理自己阅读的内容,得出自己的反馈对自己是一种督促和提醒。
在大学期间一种高质量的写作方式,日记和写信。我仔细回顾一下,自己虽然又记日记的习惯,一贯流水账式的作文,有时候是激动的情绪,虽然是真情流露,可是过段时间完全忘记发生了什么事情,让自己的状态起伏这么大。也许就是当时对自己的状态分析依然停留在表面,并且是不成体系地描述。虽然是一些成语的使用,还是不够恰当描述,分析问题的观点不够独特。
按照怀特海“浪漫——精确——综合”的三阶段划分,我这学期以来进行阅读,打卡的频率不够高,可能练浪漫的阶段还没有迈出去,自然质量不好保证,还是需要对一些问题嫩巩固列出来三条以上的原因,不断训练自己思考问题的层次,广度和深度。适应并且过渡到精确
的环节中来。
郝老师提到如何才能有“写作高峰”的四条。总结起来有四条:充足的时间。要模仿、学习与自己气质相似、风格相近者的文章。海量阅读和专业阅读;存在性领会。
充足的时间,用来思考文章的布局,起笔,条理,语言,面面俱到这个是系统工程。包括我们每次的预习作业,也是需要有素材整理,结构布局的安排。包括自己的观点如何表达都是需要有充足的时间保证。碎片化时间是用来及时记录自己的灵感,补充和完善细节的地方。
与自己气质相似、风格相近者也是通过第三条海量的阅读,才能不断发现哪些人恰好说的都是自己想说而表达不到位的内容,通过模糊搜索,精确匹配然后锁定到自己的类型。当前的阶段,是从提高自己专业能力方面入手,对于理论的高度要有一定的认识。
第四条存在性领会,我的理解是需要有自己的实践能够用来反馈阅读的理论,或者是做得好才能写得好,说得好。做就是存在性领会,就是现场感,有过切身的体验和经历之后,才能对将理论与实践打通,实现切换自如。
虽然天赋起重要作用,但任何精湛的技艺都不是轻而易举拥有的,写作只能在写作中磨练。我的当前新网师学习打卡内容,每天都完成的话阅读笔记包括三个内容,每天至少一个高质量的输出。量上保证两个小打卡完成,争取简书和公号内容的更新。内容上要言之有物,争取不断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