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越来越没有耐心去读大部头的古典名著,以至于在某网站“读名著有没有必要”这个答案下面,赞同票最高的竟然是唐缺的“没有”。
这个答案真是太让人遗憾了。
从功利的角度来讲,或许有人觉得读名著不能给人带来利益,没有“干货”,所以没用。但我认为,名著对于陶冶性情非常必要,在这一点上,当代中国文学几乎是无法胜任的,看美剧英剧和报刊也取代不了。为什么有的译者翻译别的挺好,遇到名人名言、文学性艺术性的就不行了呢?简而言之,读书太少,尤其是经典文学读得太少。
回忆起对我影响最大的文学作品,除了老舍,基本上都是世界名著。名著对于人心灵的净化是不可估量的,它不仅能提高文学修养和中文水平,还会让你在这个浮躁的世界找到净土。
谈谈读过印象比较深的名著:
童年最爱《小王子》,还读了《巴黎圣母院》、《约翰克里斯朵夫》、《简爱》、高尔基《童年》《我的大学》《在人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罪与罚》《红楼梦》等,大部分读的原著全译本,有些是青少版。
这要感谢我父母经常给我买书,小孩子看《红楼梦》其实是看热闹,但古典文学之美青少年还是可以感觉到的。有些世界名著小孩子看还太早(如《约翰克里斯多夫》《罪与罚》),但找一套比较靠谱的青少版开启孩子的智慧与心灵,必将使其受益匪浅。
我为认为名著没用的言论感到遗憾,为没有受过陶冶的灵魂感到惋惜,但也羡慕他们在这个混沌的尘世里不会因为太纯粹而感到痛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