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肖申克的救赎》,The Shawshank Redemption,立马感受到:
不管何种状态下的生活,除了心存希望,还要尽可能地赋予意义。
所以,尽管安迪在入狱不久就发现了可能越狱的方式,并很快尝试性实施,但他并没有完全沉溺于此。
至少在瑞德及其他狱友看来,安迪正努力适应监狱生活。不管是想方设法为狱友争取啤酒,还是为监狱兴建图书馆,或者为狱友播放音乐,甚至帮助狱友完成学历教育。
他为何要孜孜不倦地如此,真的是单纯地打发时间、适应环境么?以他当时为监狱长服务的处境,他完全有更多选择。
但是,他选择了让狱友生活更有尊严,甚至是点亮狱友的希望。这是为什么呢?
让自己的监狱生活更有意义。
讲到这一层时,仍感觉像鸡汤。虽然鸡汤并没有什么不好,但是止于鸡汤是远远不够的。
再深想一层,我们不难发现,安迪在监狱的希望和意义,都是有条件的,那就是:
必须在更高更实在的层面提供价值交换。
没有安迪的理财技能作为交换,这些脆弱的希望和意义将不堪一击。
更残酷的事实是,作为一个银行家,安迪除了精通理财和避税外,他竟然还懂得地质。聪明的安迪,肯定是个学霸啊。
再联想到那个犹太医生——维克多·弗兰克尔,他的确通过赋予生活以意义才支撑自己活着走出集中营,但如果没有医生的身份和技能,他更大的可能是还没来得及赋予意义就成了灰烬。
由此也不难看出,要在残酷的环境中心存希望,乃至让生活过得更有意义,不仅需要精神上的高度自觉,还需要能力上的匹配。
因此,在过往的历史中更残酷的事实是:
没有核心技能的支撑,普通人只能在重复的生活中遍历辛酸与绝望。
所以,在资深犯人瑞德看来,安迪就像羽翼丰满的鸟,是如何也关不住的。但对多数人来说,如何长出丰满的羽翼,从来都是个问题。因此在多数狱友眼中,安迪的故事只能是个传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