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打算早上5:10起床,干一些自己工作的事情,但是闹钟响了之后,考虑到不想打扰孩子睡觉,又立即将闹钟关闭,想着平时拿起手机总想打开微信看看有没有什么重要内容,但是这一看就会浪费十几分钟甚至更长时间,于是把2手机往枕头下面一放,又躺在了枕头之上,这一趟不要紧,不知不觉又睡了过去,再一醒来,已经是一小时以后了。
不知道还有没有人有这种情况,头天晚上睡觉前将闹钟定的好好的,第二天闹钟一响,要么是马上把闹钟关闭,继续睡,还冠以“昨天晚上睡得太晚,今天多睡一会吧,对身体好”的理由;要么想着锻炼身体也不差这一天,跑步挪到晚上再进行吧,殊不知,我们的身体往往就是在这样的心态下垮掉的;要么把闹钟关闭拿起手机,看看工作群中是否有重要的信息要回,有没有什么重要的工作要做?其实,仔细想想,哪有那么多的工作等着你去做,等着你去回复呀,要是真有什么紧急事务,谁还会发信息呢,打电话就是了。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要,这个世界离开了谁照样五彩缤纷,说不定,还要比你在的时候更绚烂多彩。
其实昨天晚上也没有工作到很晚,大概11点左右,将要上报的报表数据核算了一部分出来,今天早上6:10起床之后,给家人少有的做了一顿早餐,然后又投入到再次对数据进行核对的工作之中。
核算数据,做报表,一坐两三个小时,没有感觉到累,只是眼睛有些疲惫。但是这又能怪谁呢?还是怪自己没有将工作放到平时,尤其是没有将其他人该上报来的数据及时的催促他们,数据上报不过来,这边的数据就没有办法进行合并,而自己总想的是工作是给自己干的,工作应该主动一点,既然是你自己的事情,你就应该主动的承担起来这样的一个责任,到了什么时间节点就干什么事,该汇总的数据要及时的汇总,汇总完之后发过来。但是事实总会出乎你的意料,导致该做的工作迟迟不能做出来,给学校下一步工作的规划带来不利影响。
痛定思痛,觉得还是自己不够积极,他人不能将数据汇总过来,责任当然在他人,但是自己就没有责任吗,为什么不去催促一下呢,为什么要等到火烧屁股了才想起来催促呢,归根到底还是自己工作出现了问题。
科维博士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一书中谈到的第2个习惯是积极行动,也就是说当想到什么事情的时候一定要立即去做,而不要拖延,因为一旦拖延,这样的事情十之八九可能就做不成了。自己虽然阅读了此书,也了解了七个习惯当中的一些内容,在实践的过程中还是不能按照要求去做,总想着往后拖一拖没关系,结果就把事情做错了。
成甲在《好好学习》一书中说道,我们总是懂得很多,却行动的很少。真正阻碍我们成功的不是知道知识的多少,而是知道了却没有行动。
我觉得自己就是这样,所以,真的需要深刻反省一下自己了!
2024年12月17日反思日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