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人要好,少说话,多做事”这是李昌镐先生的母亲对孩子的家训,意在少说多做。
也有人说:“我们用两年学会说话,却用一辈子在学会闭嘴”。
语言,是表达内心的思想的最直接的方式;语言,也是伤害别人的最直接的利器。现在的成年人,我们在学习好好说话,并不是因为没有发音不标准,或者不会表达,而是没有学会有效表达,准确表达,温和表达,而是将各种负面的情绪,暴躁的语气,内心的狠毒用在了别人身上,弱者身上,孩子身上。
事情本来事很简单,有时说着无意,听者有意,不免造成矛盾、误解、隔阂;现在的人将语言当做一种工具利用,成为诋毁他人,攻击对手,用作不正当的手段,所以处处说话得小心。
我曾看到一个故事:有个人,他想试试哑巴的生活,他开始不去说话,当他想责备孩子不按时起床时,他没有像往常一样责备孩子,而是闭上了嘴,孩子发现爸爸今天没有批评他,反而第二天开始自己按时起床;他看到家中乱七八糟时,他没有唠叨责备爱人,而是动手将看不惯的东西归置整齐,家人看了之后都主动将东西放好;他来到单位,看到整堆的工作放在眼前,他没有抱怨如此多的工作,而是闭上嘴,将一件一件耐心的去整理安排好,一项一项的去完成;中午吃饭时,他听到同事们抱怨工作和生活中的烦恼时,他没有发表言论,只是耐心的听着,同事说完后,心里也畅快了,而他却因为没有同样表示共鸣,将坏情绪带到自己身上;晚上,他安静的陪着孩子完成作业,而没有没完没了的批评教育孩子,反而觉得陪孩子是一种乐趣。
也许,这个人闭嘴一天的经历,让他没有表达自己的烦恼,少说了很多,反而一切向着好的方向发展了。其实,想想,我们不也这样吗?有很多时候是的确可以少说几句,少说反而让事情变小了,少说反而腾出时间去干事了,少说可以让我们的关注点很快的转移了。
言多无益,说好话而不是说好听的话,少说话而不是不说话,你可以表达你的愤怒而不是愤怒的表达,说有用的话而不是没完没了的去说。生活益简,言语益少,少说话,多做事,提高办事效率、生活质量、幸福指数,让语言成为心灵美丽的表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