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80后都看过最老版的《封神榜》,也就是傅艺伟主演的那个版本。虽然后面被翻拍了无数次,各个美女演员也是使出浑身解数来诠释苏妲己。当然,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不过,在很多人的眼里,第一印象似乎太过于重要了。没错,傅艺伟的妲己想必是很多人难以忘记的。就好比六小龄童演的孙猴子,陈晓旭演的林黛玉。赵雅芝演的白娘子,翁美玲演的俏黄蓉。实际上,作者写的时候,他都不知道实际的演出来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就比如说孙悟空,谁见过?一根金箍棒走天涯,一袭豹纹超短裙,一顶紧箍咒。这是作者吴承恩笔下的对人物的特殊诠释。但是,央视版的《西游记》一经播出,很多人都觉得哎呀,六小龄童就是真正的孙猴子了。
很多历史经典巨著,在人们对它们第一印象解读的时候,其实是最接近原著的。不论是人物造型,还是场地选择,甚至是武打特技。因为人的第一印象和感觉是最奇妙的。说是第六感也好,说是一种普通感觉也罢。就是这么奇怪。我们在做英语选择题目的时候,总会有四个选项。而且总会出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就是每次,你看这其中的两个以上答案好像都那么模棱两可都对的时候,那么好了,你要跟着你的第一个感觉走。第一印象就是对的。如果你改了,反复的看,那么就会发现你越看越觉得不对的好像是对的。越来越纠结。耗费了很多时间和脑力。以至于严重的影响了下面的题目的作答。你后来也许选择了后者。不过出了考场对了答案的时候,你才忽然发现,哎呀,原来我最开始相中的那个就是正确答案。可是我明明写了啊,很遗憾的是我又改了。为什么会这样呢?很多人都不知道答案。
在70年代,那时候的造型设计和舞台设计和现在比起来真的不敢恭维。不过,却再贴切不过了。为什么?因为简单,有时候简单就是一种美。很多人觉得新版的《三国演义》更符合原著。我不这样认为。原著毕竟是小说。就算真的所有的事实都存在的话,作者写出来的时候也是不免有些夸张的。作品本身来源于生活,但是却是以一种流于精神境界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的。为什么古人对说书那么感兴趣?因为有声有色。可以不仅仅限于内容, 原著所要表达的意思,也许连作者都不大明白。比如我写的一句话,我可能是出于一种习惯写的,或者是我的脑子当时就只想到哪了,别的我想不出来了,所以我就写了。那么,我是一个平凡人。如果我是个腕呢?我的作文也许会可能成了考题了。要考察所有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实际上,我有什么能力么?鬼才知道。
最典型的我记忆最深的是鲁迅先生在《孔乙己》里的一句话,他是这样写的,现在的语文课本已经没有了。不过80后的恐怕都记得。有一句很经典的话,鲁迅先生就是和一般人不同,他说秋天是一天凉比一天。当时,无论是平时模拟考试,还是期末期中考试,都会出题。意思是是问考生鲁迅先生为什么这样写?用了什么写法?突出了什么中心思想?当时我的语文很好,可以在全年级组排在第一第二。我那时候数学几何啥也不会,就是语文还可以。因为我读过很多书。不过现在都就着大米饭吃进肚子里了。过目就忘。但是那时候年轻啊,应付考试还是搓搓有余的。我记得那时候我接触了《萌芽》,接触了新概念。我开始有点叛逆了。我开始觉得韩寒也许会再次出现一个。于是我真的觉得鲁迅太不地道了。为什么单单写上这样一句话?还做了考题,这是分啊。如果回答不对是不得分的。实际上,用我们今天的话,就应该说这天是一天他妈的比一天凉才对。这么写估计就出不了考题了。多么明确,就是说天越来越冷了啊。还表达什么意思了么?怎么想都没有了啊。难道要提醒孔乙己要穿棉袄了?
今天,沈阳的室外气温是零下11度。回来坐公交的时候已经明显感觉到了寒气逼人。下车的时候,依稀亮着灯光的水果店的招牌实在太显眼。外面靠近公交车站的一家在靠近门的地方竖起了一块小纸牌。上面写着,比邓丽君的歌声还甜。我是近视眼。于是靠过去仔细看了看。原来牌子下面是橘子。那种平常的普通的黄色橘子。不是芦柑,也不是叶橘,就是那种平时10元4斤的那种。我当时就觉得,高手在民间。也不知道店主在哪里学的?在网上?还是自己是邓丽君小姐的歌迷?
不知道过往的行人能不能领会老板的意思。看来买橘子也是需要点高雅的文化的哦。
孙老师说想要组织人每天像懂懂一样坚持写日记。前提是要缴纳800元在她的支付宝。我看了看,觉得,哎呀,算了。就自己监督自己吧。谁让咱是穷人呢?
这几天心情不好,感觉到累。因为同学小杨来电话说,他要不干了。我问他为什么,他说公司是他的一个同学和别人合伙的。现在问题出来了。在年终要算总账的时候,出了问题。所以导致现在连他的工资都没开。很是恼火。对这样的事情,我深感遗憾。中国人向来喜欢窝里斗的。历来不知道如何团结在一起。有这样的时间莫不如好好做产品,两人合力赚钱。不过,人是太自私的东西。钱是太好的东西。会计来的时候,经常说的一句话是有钱能使鬼推磨。甚至可以让磨盘去推鬼。看来创业,合伙是万万不可的。
懂说他喜欢农村。和我一样。不过也太过虚假的。因为我太向往大城市。不过懂说了,他也会妥协的,因为他的媳妇和儿子以后还是要去大都市发展的。这个我太相信了。人们总是这样。
去过国外的人呢,回来几乎都好像被镀上了一层金。这层金利用好了确实可以变成真金白银。看看那些创业界的大腕。有几个没出过国。不知道懂懂是不是真的去了国外。应该是真的。他写的日记很耐看是由于他的人脉。还有他的所见所闻所感。很多人恐怕都是写不出来的。为什么呀?你出国了没?退一步讲,就算你出国了,你会仔细的记录每一个细节么?你有百团的团队么?其实也许很多不是他本人亲身经历过的。但是,他很聪明。就算幻象也可以很完美的幻象出来。这足够说明一个问题,一个人,就算你撒谎,你也要把慌圆的没人不相信。这点可以达到了,那么,再会写,这样,就可以达到懂懂说的广告不像广告的境界了。
很多事,要看两面。不要太感性,也不要太过于理性。一切都是物质组成的。没有过于极端的好与坏。不是么?因为妲己再美,也是妖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