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师资格证笔试+面试高效备考
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教学》考点归纳:教育学基础知识

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教学》考点归纳:教育学基础知识

作者: 490261181a77 | 来源:发表于2018-10-22 10:08 被阅读9次

    高效备战教师资格证>>点此进入 获取更多教师资格证备考资料或直接搜索【657486651】领取


    第一章 教育基础

    第三节 教育学基础知识

    一、教育概述(重点)

    (一)教育的概念

    1、教育一词的由来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最早将教和育结合起来用的人是孟子-《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三)教育的性质(重点)

    1、教育的本质属性

    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它具有以下四方面特点:

    (1)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

    (2)是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

    (3)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4)培养人的活动中存在这教育者、受教育和教育影响三种要素之间的矛盾活动。

    2、教育的社会属性

    (1)教育具有永恒性:只要有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教育

    (2)教育具有历史性:不同历史阶段或社会形态,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各不相同,每个时期的教育都具有自己的特点。

    (3)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

    教育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制约,但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又具有相对独立性。

    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a、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

    b、教育要受其它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

    c、教育与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教育超前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发展水平,这时教育对新的政治经济起着催生的作用。

    (四)教育的功能

    1、根据教育功能的作用: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

    2、根据教育作用的性质: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

    3、按教育功能呈现的形式: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

    二、教育的起源与发展(重点)

    (一)起源

    1、神话起源说:教育与其他万事万物一样,都是由人格化的神创造的。

    2、生物起源说:人类教育起源于动物界中各类动物的生存本能活动,认为动物界就有教育活动。代表人物:法国的利托尔诺、美国的桑代克、英国的沛西·能。

    3、心理起源说: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代表人物:美国心理学家孟禄

    4、劳动起源说:教育起源于劳动,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代表人物:前苏联的米丁斯基、凯洛夫

    二、教育学概述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不断探索并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教育问题是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

    (二)教育学的发展

    1、萌芽阶段

    (1)萌芽阶段的教育思想

    中国:

    《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专门论述教育的文献,相传作者为乐正克。对教育进行了系统阐述,阐发了教育的功能、教育制度、学校管理、教育目的、教育原则、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师生关系等,以对教育原则的总结最突出。

    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结合。

    墨翟:兼爱、非攻,注重实用技术。

    西方:

    苏格拉底:教学方法:产婆术(包含苏格拉底讽刺、定义、助产术三歩)。

    柏拉图:《理想国》,是“寓学习于游戏”的最早提出者。

    亚里士多德: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代表作《政治学》。追求美德是教育的较高目的;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的原则,注意到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特点,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

    昆体良:《雄辩术原理》或翻译为《论演说家的教育》。将学习过程概括为:“模仿—理论---练习”三个阶段

    夸美纽斯: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被誉为“教育学之父”、“教育史上的哥白尼”;1632年发表了《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卢梭:

    法国思想家,代表作《爱弥儿》,倡导自然教育和儿童本位的教育观。著名的一句话:“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

    康德:1776年在德国柯尼斯堡大学的哲学讲座中讲授教育学,使教育学首次进入大学课堂。

    洛克:

    提出白板说

    主张绅士教育

    赫尔巴特:科学教育学之父

    1806年《普通教育学》的出版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主要观点:将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基础

    强调教师的作用,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形成了传统教育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三中心论

    提出“四阶段教学”理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后其学生齐勒修改为“五段教学法”

    提出了教育性教学原则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良好的社会公民

    杜威:

    代表作:《民主主义与教育》,是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

    主要观点:

    新三中心论:学生、活动、经验

    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

    主张做中学,在问题中学习

    学校即社会

    陶行知:

    被毛泽东称为“人民教育家”。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

    3、发展阶段

    (1)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形成和发展

    代表人物:

    克鲁普斯卡娅:最早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探讨教育问题。

    凯洛夫:总结前苏联20世纪20-30年代教育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论述了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对我国建国初期的教育有着广泛的影响。

    马卡连柯:集体主义教育思想。

    杨贤江:《新编教育大纲》是我国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教育学著作。

    我国学者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开始编写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2)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

    赞科夫:《教学与发展》,提出了发展性教学理论,使所有的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一般发展。

    布鲁纳:《教学过程》强调学科结构,提出了结构主义教学理论,倡导发现法

    瓦·根舍因:《范例教学原理》

    皮亚杰:论述了智力发展的阶段

    苏霍姆林斯基:全面和谐的教育思想,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

    布罗姆:《教育目标分类学》。把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大领域。

    认知领域由低到高分为六个层次:知道、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

     三、教育与社会发展

    (一)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的相互关系(重点)

    1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第一次工业革命: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的要求

    第二次工业革命:提出了普及初级中等教育的要求

    第三次工业革命:普及高等中级教育的要求

    信息革命:高等教育大众化

    (2)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3)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通过教育,可以使人掌握一定的知识、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即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提高劳动效率,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二)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相互关系(重点)

    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性质,即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思想政治方向和为谁服务的问题,并非决定着教育的一切。

    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决定着受教育权

    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道德的内容

    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

    (1)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2)可以促进民主

    (3)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三)教育与精神文化的相互关系

    1、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表现在: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教育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使用。

    教育的文化功能: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功能

    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

    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

    2、教育与文化关系的特殊性:文化本身是一种教育力量;教育本身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

    3、学校文化

    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核心是学校各群体所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其中最具决定作用的是思想观念,特别是价值观念。

    校园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缩影,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或观念文化(校园文化的核心)和制度(规范)文化。

     四、教育目的

    (一)教育目的概述

    教育目的的含义: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国家对培养人的总的要求,他规定着人才的质量和规格,对教育工作具有全程性的指导作用。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方向,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如家长的期待等

    狭义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在国家对受教育者培养的总的要求指导下,对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规格上的具体要求。

    (二)教育目的的作用

    导向作用

    激励作用

    评价作用:评价学校的办学方向、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教师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质量等的根本标准和依据。

    (三)教育目的的理论

    1、宗教本位论:把人培养成虔诚的宗教人士。代表人物:奥古斯汀、托马斯·阿奎那

    2、社会本位论: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注意教育的社会价值。评价教育要看其对社会发展的贡献。代表人物:柏拉图、涂尔干、凯兴斯泰纳、赫钦斯、巴格莱等。

    3、个人本位论:从个人本位的本能需要出发,强调教育要服从人的成长规律和满足人的需要,注重教育对个人的价值。代表人物:卢梭、罗杰斯、福禄贝尔、裴斯泰洛奇等

    4、教育无目的论:杜威。教育的过程在他自身以外没有目的,它就是它自身的目的。否定的是教育的一般的、抽象的目的,强调的是教育过程内有的目的,即每一次教育活动的具体目的,并非主张教育无目的。

    (四)教育目的的层次

    1、国家的教育目的

    2、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

    3、教师的教学目标

    (五)教育目的的影响因素

    1、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因素---主要依据

    2、人的身心发展特点与需要

    3、制定者的教育理想和价值观

    (六)我国的教育目的

    1、我国当前的教育目的: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以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确立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

    3、我国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要求

    (1)强调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

    (2)要求使学生在德智体美扥方面全面发展

    (3)实现的根本途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4、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

    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面向全体学生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要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并渗透于教育的各个方面。

    五、教育制度

    (一)教育制度概述

    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目的、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他们之间相互衔接的关系。

    学校教育制度处于国民教育的核心和主体地位,体现了一个国家国民教育制度的实质。

    (二)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

    1、前制度化的教育:始于人类早期的原始社会教育,是人类教育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为制度化的教育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发展基础。也是一种实体化的教育,教育实体的出现,意味着教育形态已趋于定型。

    属于形式化的教育形态,具有以下特点:

    教育主体的确定

    教育对象相对稳定

    形成系列的文化传播活动

    有相对稳定的活动场所和设施

    由以上因素结合而成的独立的社会活动形态

    2、制度化的教育:形成系统的各级各类学校

    标志:近代学校系统的出现。

    制度化教育的特征:

    ①对入学资格有严格的要求;

    ②明确的修业年限:

    ③规范的教学组织;

    ④整体一贯的课程设置;

    ⑤严格的管理制度:

    ⑥专业化的教育人员:

    ⑦具有固定的教学场所。

    3、非制度化的教育

    指出了制度化教育的弊端,但又不是对制度化教育的全盘否定。推崇“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

    库姆斯等人的非正规教育

    伊里奇:非学校化观念

    构建学习化社会是非制度化教育的重要体现。

    (三)教育制度的影响因素

    1、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

    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3、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4、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外国学制的影响

    (四)我国当前的学制改革

    1、我国当前的学制是由单轨制发展而来的分支型学制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规定了我国今后一个时期的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工作方针:

    优先发展(战略地位)

    育人为本(根本要求)

    改革创新(动力)

    促进公平(基本教育政策)

    提高质量(核心任务)

    “两基本、一进入”: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教学》考点归纳:教育学基础知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cmwz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