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初三的时候,学习与排列组合。遇到了这么一件事情,班上11位同学4道选择题错误雷同。班主任把这11位同学都喊起来罚站,理直气壮的认为他们每个人之间都是抄袭了。
理由是这样的,刚好当时学到的内容概率和排列组合可以解释这件事情。一道选择题,ABCD有4种可能。那么两道选择题就是4*4=16,4道题就是4*4*4*4=256种可能,随机写出其中一种答案的组合的可能性就是256分之一。
刚好11位同学,每一位同学存在256种可能。那么11位同学雷同的概率就是256的11次方,概率为‘’30.9亿再乘以1个亿再乘以1个亿‘’分之一。这么小的概率,几乎是不可能,所以老师很理直气壮。
有一位女同学很真诚的说是我自己做的,而数学老师以概率的视角很五段的就否认了,并且罚抄了。
当时在我看来,老师也确实没有什么错。担我总感觉哪里不对劲,女同学的语气听得出来,很真诚也很无赖,更是有苦说不出。
后来这件事在我的脑海里面反复出现,时隔多年我觉得很有可能是这么回事:
判断事情不能只从一个学科视角去判断,还应该结合心理学和同频人的角度。
11位同学里面有一位是学霸,他是抄答案的。其他的就位同学是抄学霸的,那么这10位同学就不能算在概率计算里面了。
接下来就只存在女同学和出题人之间雷同的概率了,就算是他们两位随机选答案,可能性也只有65536分之一,中奖也是有可能的。
而且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出题人绝对不会所以写答案,很有可能是犯了一个常规逻辑,而出现对应的错误答案。而女同学很有可能和出题人犯了同样一个逻辑错误,导致同样的错误答案,那么这样的话,雷同的概率也就更小了。
现在很流行的一个词“同频”大家也是很熟悉的,同频的人喜欢的电视剧、书籍、发表的看法都重合率都是很高的,如果纯粹从角度看待,假设他们都写了一篇文章,从汉语文字里面1万种字里面排列组合,概率是有多小啊。所以女同学和出题人之间同频是很有可能的,因为这位女同学也是对理科很敏感。
所以女同学真的被冤枉了吗?是有很大可能的,我们对一个人和一件事,不能仅仅从一个视角度下判断,有的时候我们的一个错误判断,真的会影响到每一位同学的积极性和成长,所以为了减少带来的不必要的误导,下结论一定要谨慎,要从多个维度去看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