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阵看综艺节目《我们来了》,其中的几个女演员和主持分别念了一首诗,蒋欣念的是怀念青春,宋茜好像念了首席慕容的,还有陈妍希,她好像念了首汪国真的《我微笑着走向你,生活》,主持人汪涵也不甘示弱,念了首食指的《相信未来》,之后还对诗歌进行了阐述和思想扩展。他们念的这几首诗虽然也很著名,也很让人感动和遐想,但是在我看来,都比不过后来吴秀波读的那首《我为美而死》,当时吴秀波念这首《我为美而死》时,我看到了他的真诚,他的人生感悟,那眼睛深处闪烁的东西似乎用某种专属灵性的方式向我们透露着什么。完美就从那时那地奇异的出现了,而造就这种完美的不仅有吴秀波,《我们来了》这个节目,更主要的还离不开一位不在场的“在者”,她就是美国著名女诗人艾米丽·迪金森。
迪金森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除了早期的学习时光以外,她一直过着隐居的生活,终生未嫁(可笑的是,这点竟然成了后人诟病、诋毁她的线索)。她一生只有一次离开过自己所居住的小镇,其余时间都在家中做一个乖乖女,喜欢在火炉旁烤面包,还在镇上拿过一个烤面包大赛的奖。她把自己锁在自己的房间中,终日一袭白衣,飘飘欲仙。她甚至很少到楼下去,当吃饭时会用篮子把食物送到房间中;她不参加兄弟姐妹在家中举行的舞会,只在房间中写诗,然后塞满抽屉。她的诗生前只发表了8篇,死后,人们从她抽屉里收集到了许多诗,并陆续发表。
狄金森虽然与外面的世界接触很少,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她的创作的激情,她一生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其诗的新颖、别致、强烈的情感冲击力、意象的表现力,已经远远超越了世俗的羁绊和束缚。她活着时很少有人问津,死后她的诗歌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几乎传播了世界的每个角落。
迪金森的诗无须读太多,而且无须懂得多么高深的学问,只有你有一颗对生活、对生命的感悟之心就可以,她的诗大多不是很长,但往往能通过死亡意象来揭示生命的真谛,在自然和人文气息的引领中,给人以深沉悠远的思考。读完她的一首诗,你会发现:哦,生命原来是这样子的,也应该是这样子的。
为何迪金森在诗歌中总喜欢用死亡这个主题呢?这或许跟她的早期经历有关。狄金森早年间,曾先后经历亲人与爱人的离世,所以她对死亡的理解特别深刻,记忆之中死亡应该是如影随形。死亡对她来说,是十分痛苦和难以忘却的。在其随后的整个生命历程中,死亡和对死亡的思考一直占据着她的内心,成为一个她作品中始终无法避开的永恒且痛苦的主题。
迪金森虽然一辈子没结婚,但她却达到了众多结婚女子所没能达到的诗之境——对真善美的感悟和理解。这是她的幸运,也是她的伟大之处。在她短暂的生命里,她为我们留下了一千七百多篇诗歌作品,从这些作品中,我们不仅可以领悟到死亡这个宏大的主题,而且对自然、宗教、友情、爱情、生活情趣等方面也能有所新的提高和认识。对此,吴秀波曾在节目中提及,他说每次读这首诗,都会有不同的领悟和感受,人生的每一个阶段读,都会有不同的收获。这种感悟所获得的精神提升是螺旋式的,是不断向上且非常奇妙的,完全是一种纯心灵意义上的愉悦。可谓神思所至,万物花开。
伟大的女诗人是如何表现死亡和美的呢?一起来精读她的《我为美而死》!
我为美而死,对坟墓
几乎,还不适应
一个殉真理的烈士
就成了我的近邻——
他轻声问我“为什么倒下?”
我回答他: “为了美”——
他说: “我为真理,真与美——
是一体,我们是兄弟”——
就这样,像亲人,黑夜相逢——
我们,隔着房间谈心——
直到苍苔长上我们的嘴唇——
覆盖掉,我们的姓名——
除了表现死亡和美,女诗人还表现爱情,请看她的另一首诗《灵魂选择自己的伴侣》
灵魂选择自己的伴侣,
然后,把门紧闭——
她神圣的决定——
再不容干预——
发现车辇,停在,她低矮的门前—
不为所动——
一位皇帝,跪在她的席垫——
不为所动——
我知道她,从人口众多的整个民族——
选择了一个——
从此,封闭关心的阀门——
像一块石头——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无着落的爱情,据说是因为她爱上了一个友人牧师,但没有结果——有情人没成倦属,他们有通信交流,但是交流的全部都是诗歌。就这样,女诗人一辈子都没有结婚,孤单地度过了自己的一生。这一切或许源于诗人对爱的理解比一般人更深入,不愿意苟且偷生,她的爱不在身体上,而在灵魂中。
这首诗揭示了女诗人的一个神圣的不能更改的决定,即只要爱上某个人,就不会改变。即使皇帝来到他的门前也无法买动诗人的心,“皇帝”象征着地位和金钱,但在爱情面前,这些都不为所动。“从人口众多的整个民族——选中了一个人——从此,封闭关心的阀门——像一块石头——”茫茫人海中选中的唯一一个,就像张爱玲所说,于千万人中千万时刻中偏偏遇到了你,这是一种多么奇特的缘分,但诗人的爱情只有见面之“缘”,没有结果之“分”。然后她将心灵封闭,如石头一般,没有诱惑,没有意志。她要用孤独的一生来说明和阐述什么是“一尘不染”、“非凡专一”的柏拉图式爱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