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枫桥夜泊》

《枫桥夜泊》

作者: 听张老师说 | 来源:发表于2023-09-24 14:57 被阅读0次

    传统文化是一个宏大、复杂的概念,其丰富、深刻的内含对小学生来说往往无法用言语传达、讲解,而只能在具体的情境中领悟,在特定的文化气场中感受。这也是教学的难点所在。

    课堂上,王老师紧紧抓住诗中“愁眠”和“钟声”两个相互关联的意象,以形象的语言、独具个性的解读、与诗人共鸣的情感状态,创设了生动的诗歌情境,建立了寒山寺“文化场”,引领学生一步步触摸诗人的悲欢,解读诗人的作品,理解诗人的生命。

    课堂如同一幅优美的画卷,为我们分别呈现了空灵的钟声,幽明的渔火,清冷的霜天,不朽的愁眠……“当寒山寺的钟声款款消失的时候,张继的愁眠也渐渐化去了。”学生就在这样的潜移默化中进入了艺术境界之中,同时也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了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文化意象。

    “文化的魅力就在于它强大的吸引力和认同感。”千百年来,寒山寺文化的形成也正是人们对张继的认同,同时也在不断地丰厚、诠释这种文化。

    于是,从张继之后,从《枫桥夜泊》之后,除了“明月千里寄相思”,在中国诗人的心中,又多了一种寄托愁绪的美好景物,那就是——钟声!这钟声穿越时空、穿越历史,在一代又一代的诗人笔下悠悠回荡。

    从此,你对张继不再陌生,尽管你和张继相隔千年;从此,你对枫桥夜泊、你对寒山寺的夜半钟声不再陌生,尽管你和枫桥相隔百里、千里、甚至万里。孩子们,这就是经典的魅力!这就是文化的力量!

    总之这节课有语文的宽度,营造课堂的温度,拓展语文的深度!如此精彩的课堂呈现,源于老师深厚的文化底蕴!

    正如王崧舟老师曾说过的话:语文教学,说到底教得不是知识,不是技术,甚至不是课程,而是教师的底蕴。而教师的底蕴是靠书堆起来。读书,思考,深入思考!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枫桥夜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cofb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