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简友广场读书笔记
《简单的逻辑学》读书笔记

《简单的逻辑学》读书笔记

作者: 新月圆在 | 来源:发表于2022-04-27 18:50 被阅读0次

    《简单的逻辑学》

    作者:[美]D.Q.麦克伦尼 

    类型:哲学/逻辑学

    阅读日期:2022年4.25--.4.27

    已打卡

    书摘:

    1.世界上没有两片绝对相同的叶子,每个情景都有它的特殊性,所以我们要对此特殊性保持敏锐(敏感的双刃剑作用)

    2.事物和事件是事实的客观存在形式,它们都存在于公共领域,原则上可以为任何人获得。

    主观事实是个人亲身经历或者间接通过别人的经历确认的事实。

    3.要区分评价与事实

    4.思维和观念是人的工具,但是它们时常会掌控大脑,所以,要确认事实,需要我们绕过观念直观外部世界

    5.不要想当然的认为你的听众可以领会你没有直接表达出来的意思

    6.避免使用模糊和多义的词语

    7.真相是怎么所有努力的意义所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8.决定命题真假的依据是现实情况,而逻辑真相是建立在本体真相的基础之上的。

    9.逻辑学的基本原理:同一率、排中率、充足理由率、矛盾率(不证自明)

    10.除了动力因(比如事情的发展顺序里的因果关系)、还有目的因(行动的目的)、质料因(组成事物的具体材料)和形式因(决定一个事物是此非彼的特殊性质)的存在。不是所有类型的原因都可以根据因果关系应用到所分析的事物上,但是针对某个事物可以确认的原因类型越多,我们对事物理解的就越深刻。

    11.最有效的论证总是试着得出最简单明了的结论。

    12.为了使论证正确有利,我们必须关注其事实(内容)和形式(结构)。命题的真实性和论证的有效性是论证正确的条件

    13.论证高于权威。

    14.结论必须反映前提的量(全称命题or特称命题)和质(肯定or否定)

    15.中项在作为主项或者作为谓项时必有一次是周延的。(为了框住其中一个项)

    16.情绪越激烈,清晰思维,冷静行动的难度就越大。

    17.在论证中我们要关注的是论证本身而不是做出认证的人。

    18.实际上先例不能为未来的行为提供有效的知识以完成的行为只具有历史意义。在决定心里是否有借鉴意义,是我们的关注点应该是事物本身的性质。

    19.切记以牙还牙,如果他们所做的是错的,我们的行为就成了一种报复。

    20.人天生是分析动物,喜欢分解事情,然而仅仅分析还是不够的,我们还要有能力把它们重新组合成整体。分析的目的并不是简单的知道事物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而是要弄清楚这些组成部分是如何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最终组成一个整体的。

    21.一件事情恰巧出现在另一件事情之前,这并不足以断定他俩之间有必然因果关系。

    22.过分简化的结果往往是扭曲现实。

    提纲:前提准备—基本原理一逻辑学语言—非逻辑思维的根源一非逻辑思维的主要形式

    读后感:

      本书介绍的是逻辑学的基本原理和技巧,讲真的,每当读到一些章节的时候都会发出感慨:哎哟(表示惊讶)原来就是这个道理啊。它讲的道理并不深奥难懂,书中所写都是世界最基本的逻辑,比如矛盾律,三段论,全程和特称命题等等。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熟知它们,而作者做的,是将它们整合在一本书里呈现给作者。

      逻辑学的目的就是清晰高效的思考。

      一个星期前,我接触到一个观点:语言无法完完全全呈现这个世界,语言再现这个世界的程度,根本在于思维运转的程度。若是将语言表达出来,需要的是逻辑思维。我开始反思自己,我不认为我是一个逻辑清晰的人,至少在日常交流方面,我的语言加工梦里(或者说是逻辑能力)不及格。

      所以我买到这本书。说实话,当我翻开这本书时,心里是有一丝失望闪过的,因为这本书想要表达的知识我都懂,只是不知道如何用专业术语去表达而已。后来想想,读这本书是必要的,逻辑学算是哲学的分支之一,那么庞大的一个体系,指望读一本书就去掌握显然可笑。这本书语言通俗易懂,举例生动形象,它算得上是逻辑学的入门读物吧。

      我们说一个人理性,其实只是说他“相对理性”,究其根本,人只是个情绪化动物。完全理性的人当然存在,只是人类创造的机器人。我认为我们可以把逻辑看成机器人的“算法”,人获得的信息就如同输入给机器人的代码,需要靠思维(逻辑)也就是“算法”处理。

      我买这本书针对的是语言交流中的谬误,所以我也打算从这个角度出发,谈论语言中的逻辑。

      首先,我们的语言反映的是这个客观世界以及人的主观世界。客观世界是不依人改变的客观实在,而主观世界是人的内心世界,它是有一定主观成分介入的。我们要学会区分:什么是事实,什么是评价。

      观念是现实的投射,他可以正确反映事实,也会错误的反应事实,前者是阶段上的真理,后者是谬误。我们需要全神贯注。

      这个世界上没有两片绝对相同的叶子,任何场景都会有它的特殊性。在语言交流中我们需要明白“细心观察”的重要性,它是我们获取来自这个世界的信息的保证。所以高敏感人群在这一方面是占优势的,他们似乎天生就具备了比别人获取更多信息的能力。

      为了避免信息成灾,我们还需要掌握筛选信息的能力。人有时是会被自己的大脑欺骗的,通常来说,我们大脑中有什么,就越容易看到什么,进而再一次加深大脑中的印象。筛选适合自己的信息,考察信息来源以及信息的可靠性及真实性,这是正确推理的前提

      我们的语言,要尽可能使用表达清晰的词汇,尽量绕过模糊或者多义的词汇。语言在特定的语境中才是完整的,对于语境,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不求完全消除歧义,使用表达清晰的词汇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歧义的出现。

      这个世界并不是非黑即白的,它存在着一个“灰色地带”。在交谈中,并不是非此即彼,要知道天下并非只有是非判断题。

      其次,逻辑推理的具体表现是论证。论证是由命题组成的,每个论证都有两个要素组成——两个不同类型的命题:一个前提,一个结论。正确的论证有赖于正确的前提,所以一个正确论证的第一步就是要确认前提的正确性。

      随后值得我们关注的就是论证过程,这时候就涉及到逻辑指示词(因为既然由于,因此所以从而)、命题的质和量(肯定否定和全称特称),以及条件论证、三段论.评价论证、归纳论证等论证结构(书中详细第三章)

      最后讨论的是非逻辑思维。推理中的错误可能仅仅是一个意外,或者说得更严肃一点,是粗心的结果。如果追根究底的话,他们可能是态度不端的产物,或者他们正视自身的某些缺陷导致了非逻辑思维的产生。

      第一个敌人是“想当然”。一个眼界狭窄的人,他对于某些选择仅仅是因为这些选择偏离了他的预先设想,这是想当然的结果,他的世界不是真实的世界,是自己想象的世界,或者是被周围信息建构起来的世界,不是真实的世界,自然无法得不到正确的认识。眼界狭窄实际上是在削弱推理过程的有效性。我们要保持好奇心,要有一种“认知谦逊”的态度,不然在交谈中极有可能会变成一个杠精。

      第二个敌人是“情感”。前面说到,人是无法做到完全理性的,在被理性无限压缩的空间中始终有非理性的存在。在交谈中要时刻注意自己的情绪波动,情绪波动越大,清晰思维、冷静行动的难度也就越大。要努力保持理性,使自己发现真相,切忌以暴制暴,如果他们做的是错的,我们的行为就变成了一种报复。

      此外,虚假假设、误用传统、稻草人谬误、民主谬误、对人不对事,滥用专家意见、以笑饰非、以泪掩过、情感误导、功利误导、以先后论因果,他们也需要了解。因为这些谬误很大程度上是:人自知却依然执着于谬误。我们了解他们,一是为了避免自己陷入谬误,二是为了区分谁是杠精,并将他从窗户扔出去。

      这本书很薄也很小,但是它并不是一本刻板的教科书。希望我能成为一个实践者,而不是一个魔怔的理论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简单的逻辑学》读书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culy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