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乡村小规模学校何去何从

乡村小规模学校何去何从

作者: 建一所小而美学校 | 来源:发表于2020-08-19 11:25 被阅读0次

一、乡村小规模学校现状

乡村小规模学校,也叫农村小规模学校、微型学校、微校等,主要指“全校学生不足100人的乡村小学和教学点”。

2000年全国农村小学44.03万所,2010年为21.09万所,总量减少了22.94万所 ,减幅52.1%。截至2017年年底,我国有“农村小规模学校10.7万所,其中小学 2.7万所,教学点8万个,占农村小学和教学点总数的44.4%”。

21世纪以来,我国农村教育逐渐告别“一村一校”的传统格局,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学校生源逐渐减少,农村完全小学慢慢地转变为教学点和小规模学校,教育呈现出“城挤”、“村弱”的局面。 乡村小规模学校“是我国教育体系的‘神经未梢’ ,在保证农村最困难群体、巩固提高义务教育普及水平 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8]27号)文件规定,加强农村小规模学校建设已经明确成为国家的教育政策。文件要求各地政府采取统筹布局规划 、改善办学条件、强化师资建设、强化经费保障、提高办学水平 、加强组织领导 六个方面的具体措施来开展小规模学校的建设工作。

二、农村小规模学校的普遍困境

(一)规模缩小的资源不平衡困境

    1.经费分配的困境

2017年我国小规模学校中平均每个学校大约36个学生,而日常办公经费是按学生人数分配的,虽然不足一百人按一百人拨付经费,但是仍然无法满足校舍维修、设施养护等办学需求。

    2.教师队伍建设困境

乡村小规模学校的教师队伍呈现“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的不良现象,教师的组成一部分是刚毕业硬性分配下来的缺乏教学经验的年轻教师,另一部分是快退休的老教师,这两类教师呈现两极分化的现象。年轻教师朝气蓬勃,但是身在曹营心在汉,不能建立扎根乡村教育的教育情怀,总想着离开乡村学校,当然也有极个别特岗教师在乡土教育中脱颖而出。老教师则存在教学经验老套,信息技术不足的现象。开课不全,外出学习机会少,对自己的工作缺乏自信心和认同感等一系列问题制约着教师队伍素质的提升。

  3 .城乡资源分配不均的困境

乡村小规模学校被边缘化、资源配置处于弱势,大量的教育资源向城镇倾斜,长而久之,农村小规模学校变得越来越弱,形成“城挤”、“村弱”的局面。

(二)教育质量提升的困境

    1.生源困境

农村学生涌入城镇、留下来的是“带也带不走、走也走不了”的留守儿童、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儿童、孤儿、离异家庭学生等。由于这些学生越来越少,给学校带来了生源不足的问题。

    2.教学困境

乡村学校的教师主要为缺乏经验的新教师和照本宣科的老教师、加上学生的特殊性,他们往往身兼教师、代理家长、医生护士等多重角色。 乡村学校留下来的学生往往存在家庭教育缺失、不良习惯较多等问题,给乡村教师带来很多额外的教育负担,把这些学生教育好需要教师有更大的耐心和教学水平。

    3.学生学习困境

教科书城市化,与乡土生活与文化距离远,影响学习兴趣与接受能力。乡村学校的学生家庭教育背景不如城市学生的家庭 教育背景。农村孩子的父母文化程度不高,对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或者不知道如何科学教育孩子,学生在家学习不能有效地得到父母的陪伴,学习吃力。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教育孩子的问题几乎都依靠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出现了“5+2=0”的奇怪现象,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恶性循环的发展困境

经费、师资、资源种种困境,加剧了城乡教育差距 ,农村学生流向城市,城镇学位紧张。于是加大经费投入兴建新学校,于是出现更多的农村学生流入城镇,农村学校不断萎缩、形成”城挤、村弱”的恶性循环。

三、农村小规模学校存在的价值与意义

(一)党中央和国务院的要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基础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处于基础性、先导性地位,要从多方面采取措施,努力把我国基础教育越办越好。强调要针对突出问题,在合理规划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建设、提高乡村教育质量、稳定乡村生源等方面推出务实管用办法。

(二)努力满足人民群众上学需求

乡村小规模学校是我国教育体系的“神经末梢”,是农村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服务农村最困难群体、巩固提高义务教育普及水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党中央国务院非常关心农村群众基本生活,脱贫攻坚战略提出“两不愁三保障”,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义务教育有保障,农村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问题必须要解决好。

(三)发展乡村小规模学校的意义

既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任务,又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本要求,还是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有力举措。

四、发展乡村小规模学校的策略

1.大的乡村小规模学校转变为小而美学校

2.条件适合的乡村小规模学校转变为“幼小一体化学校”

3.成立“1+x”小规模学校联盟,联合办学

4.合并乡村小规模学校到附近的中学,成立“中小一体化”办学模式

5.建设乡村寄宿制学校,集中3--6年级学生寄宿,其他村级教学点只开设1--2年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乡村小规模学校何去何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cyrj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