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
时间:2017-05-19

近日,我中心重要学术成果《郭贵春文集》,由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郭贵春教授深耕科学哲学研究领域四十载,该套《文集》是其学术生涯的一次全面展现和清晰回顾,汇集了不同时期公开发表的300余篇研究成果。
《郭贵春文集》共六卷,340余万字。第一卷“一般科学哲学研究”,在历史和逻辑相统一中,展现了科学哲学的核心论题、发展趋向和特征;第二卷“自然科学哲学研究”,将横断的科学方法论应用于自然科学理论、定律及发现的反思中,涵盖物理学哲学、数学哲学、生物学哲学等方面,揭示了科学与哲学的互动模式;第三卷“科学实在论研究”,立足当代科学实在论与反实在论的论争,以语义分析方法,为当代科学哲学最重要论题之一的科学实在论,给出了方法论的有力辩护;第四卷“语言哲学研究”,在语言转向、解释转向、修辞转向的背景下,创造性提出“语境论”纲领,为当代哲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和平台;第五卷“科学哲学家思想研究”,系统梳理了兼具哲学理念和科学研究的哲人科学家和科学哲学家的重要思想;第六卷“学科建设研究”,包含了对哲学学科进行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教育教学相关内容的思考和认识。
《郭贵春文集》是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学科(包括自然辩证法)发展的一个见证和部分研究成果的展示,体现了该学科成长的历史,凝炼了该团队的精神与气质、团结与奋进、创新与成就,突显了它朝有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事业努力奋进的取向。同时,《文集》还折射了整个国内科学哲学研究领域过去几十年,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国内走向世界、从译介走向批判、从吸收走向创新,逐渐建立自己独具特色的学科、学术和话语体系的历程。
第一卷:一般科学哲学研究
本书采取历史考察和逻辑分析相统一的研究思路,以20世纪科学哲学的整体发展和范式更迭为背景,意在全面揭示一般科学哲学的核心论题及其发展趋势。
本书的内容主要包括科学本质、科学认识、科学方法、科学解释、科学争论、科学话语等一系列相关主题。在具体问题的阐释上,以小见大,准确把握了科学哲学的发展趋向和特征;而在研究视角的选择上,则力图揭示科学与哲学的互动模式,详尽论述了科学研究实践的反思路径。
本书可供科技哲学及相关专业的学者、师生阅读,也可供自然科学理论工作者和哲学爱好者参考。
第二卷:自然科学哲学研究
本书从语境的角度分析自然科学哲学问题,通过横断的语境分析方法对自然科学的科学理论、科学定律及科学发现进行反思与分析,意在揭示对自然科学的认识不足与方法局限,以推动自然科学的发展。
本书基于语境分析方法剖析了数学及自然科学中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内容主要包括物理学的隐变量、量子测量、量子力学、量子场论、对称性中的哲学问题等,阐释了生物学理论、基因理论与生物信息概念,丰富了科学哲学的研究内容。
本书可供科技哲学及相关专业的学者、师生阅读,也可供自然科学理论工作者和哲学爱好者参考。
第三卷:科学实在论研究
本书以语境分析方法为基础,解读了当代科学实在论与反实在论的论争,采用语义分析方法为当代科学实在论辩护。
本书聚焦测量实在论、实验实在论、工具实在论、时空实在论及规范性问题等科学实在论的论题,具体阐释了语境分析方法渗入自然科学的研究过程,主要涵盖物理学哲学、数学哲学、生物学哲学等研究领域,同时表明了语境分析方法是科学实在论的主要辩护方法。
本书可供科技哲学及相关专业的学者、师生阅读,也可供自然科学理论工作者和哲学爱好者参考。
第四卷:语言哲学研究
本书以20世纪哲学发展中的语言学转向、解释学转向、修辞学转向三次运动为背景,通过研究语言哲学和科学哲学中语境相关的问题,彰显语境在语言哲学、科学哲学问题阐释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本书的内容主要包括对语义分析方法、语用分析方法发展历史和内在逻辑的梳理,以及从语义分析方法、修辞分析和隐喻分析方法的视角提炼并求解规则遵循等重要命题,以此在语境平台上统一语形、语义、语用分析,彰显语境分析方法的本质与特征。
本书可供科技哲学及相关专业的研究者、师生阅读,也可供自然科学理论工作者和哲学爱好者参考。
第五卷:科学哲学家思想研究
本书的研究基于一批哲学家乃至科学家的相关思想,以观点阐述、思想分析和理论解读的方式,从历史层面梳理学科的走向及研究内容的演变,揭示了科学哲学发展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本书的内容主要包括普特南、夏佩尔、塞拉斯、罗蒂、范·弗拉森、达米特、克里普克、福德、伽达默尔、哈贝马斯等科学哲学家,以及牛顿、爱因斯坦、外尔等科学家的思想研究,涉及物理学哲学、数学哲学、心灵哲学、语言哲学等领域,涵盖实在论与反实在论研究、语境研究、方法论研究等主题,反映出科学哲学的发展进程。
本书可供科技哲学及相关专业的研究者、师生阅读,也可供自然科学理论工作者和哲学爱好者参考。
第六卷:学科建设研究
本书从学科专业研究人员、高校工作者、高等教育研究者的视角,探讨了学科发展、建设和高等教育等相关问题;文章体裁除了论文之外,还包括访谈录、书评等。
本书的内容主要包括对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史、科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发展和建设问题的研究,还从中国的高等教育、山西省高等教育改革、大学发展、本科及研究生教育等方面剖析了高等教育的现状、问题及未来发展。
本书可供科技哲学及相关专业的学者、师生,以及从事高等教育管理和研究的人员阅读参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