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观心居士
什么人有资格谈医理?须对用药达到精通的程度。对常药的剂量和药性作用,包括配伍作用,要了如指掌。这算是达到“药通”。由药通进一步,乃能“理通”。这样才有资格谈医理。如果达不到药通,其人所谈医理,若非信口雌黄,便是流于表面,不能使他的理作用于实践。
有没有先通理,后通药的呢? 这个可能性等于零。以凡人的智慧,没有药学的深刻实践就想达到能认识深层的理,是断无可能的。除非是圣贤神明,能自然通达。凡人想要仅仅通过学习圣贤医著而获得“理通”,就像纸上谈兵一样是不可能得的。真正能作用于实践的有用之理,终究要先从实践中出,而后证悟于圣贤的开示。
那怎样才能通达用药的真义呢?除了亲身长期“饲药”之外,似乎别无他法。医界有行医数十年,而不知最基本之药性药理者比比皆是。皆因自己不服药故,故不知用药于人身之内在作用。有志饲药者第一须发大心,第二须是上根利器。否则妄饲药物则全无益处。此非普通根器所能荷担之事业。
想要通过历代各家药论而得用药真义者,亦不可能。历代各家药论以盲导盲、以讹传讹、臆测附会、莫衷一是者十之八九。惟初学可以各家药论打底,待饲药实践后,应一律摒除各家药论对饲药体验之影响。如此乃得用药真义。由药通而渐至理通矣。此是医学入门与进阶之正次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