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给自己期限,想到就开始做
昨天看到“早起一个小时”的直播才发现,已经从今年开始读《起床后的黄金一小时》后到现在是200天了,我大概也就160多天吧,因为其他的时间都因为加班过后,没有得到及时的处理,而我已经两个月没有参加早起营了,也因为这种疲惫,我自己的时间一直都是放在晚上去做,熬夜自然就形成了,所以我的早起并没有跟着“早起一小时”来。而是根据自己的节奏来。
就因为这个小玩法下来,我会在6.30左右起来,最迟也是7点起来跟着一起“早起的黄金一小起”。我认为这是一种治愈。我做自己的事情也会少了内耗,可是做完自己的事情后,还是会有内耗的时间,疲惫感还是在。唯一能做的不是去消除,而是与这种疲惫感相处,跟朋友一样,成为一部分,现在这并没有觉得这种疲惫感不好,随时都在提醒我,需要休息,需要调节,需要转换。
从读完书开始,那个时候我大部分的时间都在纠结如何早起,一旦早起后,就开始做计划,开始做其他的事情。而当我做后,我突然发现了我需要一件长期做的事情,所以在开始100天,我并没有看到我能做什么,做了些什么,总感觉没有什么成绩,没有什么状态,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习、打卡,所以在前100天,我拿到了证书,后100天我开始了写作。
有时间真的不需要太多的东西去想,只要当下我认为我要做这件事情,那就开始做,其他的通通都放下。
有了这样的念头,所以我在这个阶段里,我都是想做什么就做,如果觉得这个不适合我,那就开始做其他的,如果当下这个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那我就去调整出另一个状态,实践后不适合,再调整,哪有什么是一次就开始完美、完整、满意的呢?就是一种不断更改,不断调整、不断的增加与做减法,才会变成最适合自己的方式。
就像很多的名了早起一般。有的是4.30起床,有的是5点起床,有的是1.30起床,有的是5.30起床,6点后起床的人就很少了,他们至少得保证自己有2-3个小时是自己的独处时间,或者专注于做自己喜欢的这件事情,但是他们的状态都是那个时间做最好的。
还有一些人是夜猫子型的名人,比如晚上22点开始是自己的时间,想做什么就开始做,也有的是凌晨以后。
而最棒的方式就是适合自己的方式。如果想到是早起,那就找出适合自己的方式,开始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做想要专注去做的事情。开始就可以,不要有期限,也不要有任何的设限。想到就去做。
200天,一天一个小时,那就是200个小时,也就多出了8天,那一年也就多出好多天可以利用了。想想,200个小时,究竟能做什么?其实能做的事情太多了。你呢,过去了200天什么都没有做,如果从今天开启新的200天,你想用这每天的一个小时,这个200个小时做什么?
而我给你的建议是不要给自己期限,想到就开始做,不要给自己设限,想到就开始做。
By.菲
— END —
2023.8.18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