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经典以减法计

经典以减法计

作者: 珞小六 | 来源:发表于2016-02-11 21:51 被阅读19次

总是嚷嚷着boring,想要找到更多treasure;但经典正如埋藏地底千年而成的煤炭,最起码在一个人有限的生命中,不会再有新的快速生成。

经典的东西从来都有减无增。

大年三十、年初一难得和老妈一起刷剧,前几年的《怒火街头》《何以笙箫默》老妈都很欣赏我的眼光,但到了今年则是把资源搜遍了没有一部看上眼的。

好不容易决定了央一黄金档的《陆军一号》,结果看了一集俩人都连连摇头——剧情拖沓,主线不明确,人物关系混乱——原本是想找找当年《第五空间》的影子,但差距悬殊已经不止一个档次。

可能这也是我从电视剧转投电影的原因之一,那些经典把眼光格调定得极高,所以坚决“不将就”次品。

那时候去南京新街口的新华书店,还会心心念念好剧的正版DVD。《密战》《第五空间》《谍战深海》《你是我的幸福》是各至少翻来覆去两三遍的,尤其是前两者不下五遍,剧情画面、台词烂熟于心,但每一次重温都欣喜若狂。

正如知识无边而智慧有界,听了那么多道理还过不好一生,因为那些知识没有转化成行动上的智慧;我一直觉得鸡肋与垃圾无异。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王国维《人间词话》

今天才领悟到,孤独也分为三个境界。

第一重境界是一个人时的孤独。首先慢慢静下来,听到自己的声音;而后学着与自己相处,逐渐享受一个人的自由;不用将就任何人任何事,只是想要爱自己的满足。

第二重境界是在群体中的孤独。群体的喧嚣会不自觉的让人放弃自己的立场甚至存在,但另一个极端就是看到了这种盲目却忽然发现“众人皆醉我独醒”;是选择浑然其中还是独善其身冷眼旁观?其实想要装作没看到若无其事很难,但公然走向一群人的对立面更难。

第三重境界是两个人间的孤独。刘若英在《我敢在你怀里孤独》中这样解释——

完美的相处关系是“窝在爱人怀里孤独”(Dare to be lonely in someone else's arms),这是说,刚开始恋爱的情人总有说不完的话,但时间长了以后,总会走到无话可说的片刻,有些人碰到这种状况就会感到紧张与不安全,生怕两个人的关系无法继续,但真正成熟美好的关系是——即使两人暂时无话可说也无所谓,相对无言,就暂时沉默,可以静静地躺在对方的怀里孤独,这是两人相处互相信任的极致表现,也是最高境界。

这是我之前从未考虑过的一对一的情形。但这的确就是更高层次的孤独;一个人可以撇下一群人走得更快,却在面对另一个人时不忍心走快。

就像滥竽充数,可以混在一群人中顺利过关,却很难在独自面对。那时候就感觉对也不是错也不是了——虽然两个人能够更协调更高效,但也更加分离不开。

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这个双趋式冲突在之前的我看来,解决的办法就是找一个和自己走得一样快的人一起走。但今天之后,忽然又犹豫起自己的选择——两个人相伴久了,自己还舍得走得更快吗?

诗人纪伯伦的那几句诗完美的回答了这个问题——

你们的结合要保留空隙,

让来自天堂的风在你们的空隙之间舞动。

爱一个人不等于用爱把对方束缚起来,

爱的最高境界就像你们灵魂两岸之间一片流动的海洋。

倒满各自的酒杯,但不可共饮同一杯酒,

分享面包,但不可吃同一片面包。

……

如果我现在能就大学的目的给出答案,那一定就是“心智成长”了。

光明与黑暗就像双生的四季树,我能看到光明也一定正或曾身陷邪恶——

恶性自恋,就是不愿意改变,也包括改变自己的观念。人的观念具有某种惰性。这种惰性是指人一旦形成一种观念和心智模式,便不愿意去改变。在既有观念的指挥下,人一旦行动起来便会奋不顾身,即使错误昭然若揭地摆在眼前也不愿改变。这时候,错误的观念其实就构成了谎言,人之所以将错就错,就是因为惧怕改变观念,因为那将花费相当大的气力,并需承受痛苦。

一个人要想改变观念,首先要有自我怀疑及自我批评的心胸,敢于承认自己长期以来深信不疑的想法也许并不正确。在改变的过程中,我们的内心会产生各种纠结和困惑,这种滋味很不好受,但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才会变得虚怀若谷、毫无偏见,不断地学习和思考,忠于事实。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心灵成长了,自己也变得更加成熟。但是很可惜,很多人在这条路上拒绝改变,他们选择用谎言去掩盖真相,以此逃避心灵成长所需承受的痛苦。

相关文章

  • 经典以减法计

    总是嚷嚷着boring,想要找到更多treasure;但经典正如埋藏地底千年而成的煤炭,最起码在一个人有限的生命中...

  • 人生的选择是什么?人生是要做加法还是减法?

    人生的选择是什么?人生是要做加法还是减法? 人生的选择:分两类: 一,学过经典,提升了认知的人。会以经典为依,圣人...

  • 经典与减法

    今天早上刷抖音,无意中刷到一个直播。一位设计师前辈在直播间里讲解经典的设计方面的书籍。一边讲一边给我们看他的书,书...

  • .Net DataTable 计算列支持的运算符与函数

    DataTable计算列支持的算数运算符: 加法 + 减法 - 乘法 * 除法 / 取模 % DataTable计...

  • 光年以计

    昨天看到一个灵魂相近的作家的专访,受访的当然喜欢。额外多一个是个宝藏。 一个英俊的同样是那样闽语腔调,说不好,就说...

  • 在,勿以在世计已长存。 离,勿以离别计以已离开。 俊邑,

  • 华杉讲透孙子兵法:算计无用论

    孙子兵法第一篇《计》,这个“计”不是三十六计的计,不是计谋,是计算。计算什么呢,五事七计: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

  • 给yy的信 · 游湖 · 燕园三书之一 | 木楼003 · 长信

    亲爱的yy, 过年回家前一两天,时间从以天计、甚至以几天计,骤然变成以小时计、甚至以分钟计。于是我很庆幸在更早一天...

  • 经之以五事

    《孙子兵法》是我国最早的兵书,还被视为管理学方面的经典读本。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

  • 学会做减法,提高信息密度,让文章价值含量更高

    写文章是一个先做加法,后做减法的过程。 做加法,扩充内容,以提高信息总量;做减法,删减多余,以提高信息密度。 碎片...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经典以减法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dcuk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