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当作工具,兴趣当作目的。
问:你下班后做什么事情?
曾博恩分享了他的故事,每天下班花三个小时时间投入脱口秀练习,没有外在刺激因子情况下在他爆红前经历了6六年的时间,而驱动他的是内心喜欢做这件事情。多数人每天忙工作奔波,回到家后洗漱收拾完后、准备明天的工作。
关于工作:脑子回想自己最近一个月工作生活状态,大部分时间花在适应新工作方面,下午在「知识星球」看到一句话「对你当下所做的工作真正用心,而不是仅仅看起来在工作。」缺少了全心投入,内心有被自我所束缚,担心这担心那,在一些关键事情节点上就处于很被动状态,甚至会导致不会事情发生。最开始的时候自己对当下工作的要求预期值特别高,高到认为自己要120分努力才行,所行之事的时候就会特别小心翼翼,甚至有时候会一个人内耗,失去关注做好事情的本身了。
关于兴趣:喜欢画画?暂时已经有快两个月没有去画画,失去驱动力,想着受益闭环?再做这事情的时候就没有目的了。现在想到的最大利益因子就是构建第二收入了,而这导致形成障碍性思考了,反而觉得很难懒得去画画了。
最近在「被讨厌的勇气」一书读到,最重要的是当下此时此刻,我们的生命由一系列「刹那瞬间」点构成,积极主动去过生活的每一天。今年年度目标「每日践行探索个人生命的意义,养成头脑极度开放的习惯,保持专注高效。」停下给自己一点留白与记录,让自己前行更享受当下此刻此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