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查拉图斯特拉列举了精神的三段变化:精神变为骆驼,骆驼变为狮子,狮子变成孩子。从查拉图斯特拉口中,我们得知精神变化经历了三个阶段:骆驼、狮子和孩子。
骆驼总是给人心甘情愿地背负重物、默默低头前行的印象,也就是说骆驼处于被动的状态,总是听命于外界,总有一个外界的声音对骆驼说:你应该如何如何。那么,精神变为骆驼意味着人的精神处于 “你应该”的状态,这时人总是被动地接受命令(如传统的道德和价值观)去做事情,于是人就会被传统束缚,精神也只能在贫瘠的荒漠行走,这就是传统价值观对人的一种生命戕害的体现。
因此,“精神变为骆驼”意味着人处于“被动” 接受外在命令的状态,遵循“你应该”的准则,这是人类生活的第一个阶段。
我要”就是狮子的本质,是精神的第二个阶段。“我要”意味着从之前被动接受变为主动索要的状态——不去听命于以往的价值观,把那套传统的价值击碎,强调自我个性。
但我们要知道,狮子的作用仅仅在于打破旧世界,只是在于破除传统的那套价值,从“你应当”到“我要”其实只是从被动的接受到发出一种主观信号,或者说此时已经有了一个内心的愿望,但还没有真正实现你要的东西。
于是,这就到了精神发展的第三次变化,从狮子变为孩子,从“我要”变为“我是”。
孩子的状态是“我是”,这是一种新的价值观。“我是”意味着对当下状态持肯定的态度——对眼前处境无论好坏都全然接受,单纯地、满心喜悦地看待这个世界。只有在这种状态下,人们才能真正成为自己。“精神变为孩子”是非常高的境界,是需要一定的修为才能达到的。
这就是尼采最为著名的“精神三变”理论:从骆驼到狮子再到孩子,从“你应该”到“我要”再到“我是”。这其间隐含了极强的自我超越性,也是尼采对人类发展的一种期盼。人只有不断超越自我才能发现未知的自己,挖掘出自身的潜能。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真正实现这三个阶段的自我超越。很多人的一生,都停留在“骆驼”状态,没有自己的主见,甘愿被外界声音左右。很多人或许勉强变为了“狮子”,但梦想和愿望仅仅停留于呐喊阶段,并没有实际行动。而最为难得的是“孩子”的境界,人可以不再对这个世界有任何成见,而是非常纯粹地面对自己和当下,面对心底的梦想,无论好或不好,都坦然接受。
人的成长总会受到外界各种欲望的牵绊,人的内心越来越复杂,因而精神世界也会越来越焦虑。尤其是现代人,内心的杂念太多,看似大家都在不断成长、走向成熟,但内心的负担却越来越重。我们从一个人的眼神中就能看出很多东西,有些人的眼神是清澈明亮的,而有些人的眼神则混浊无光,这其实是一种被生活打磨后的颓废状态。
而一个人的真正成熟意味着什么?就是重新走向清澈,甚至复归到孩子的单纯境界。这才是一个人经历了岁月磨练后走向成熟的真正体现。有一种说法是返老还童,人老了什么都活明白了,人便真正做到了心如止水,复归到了孩子般的纯真状态。
尼采用“孩子”来形容精神最终要达到的境界,这隐含着他对生命的根本态度:保持纯粹的初心,全然接纳世界的一切,用自己的全部热情去热爱生命、热爱生活。
“精神三变”理论对我们每一个现代人都有着深刻的意义。让我们成为“孩子”,使自己的精神复归清澈,肯定当下的处境,勇敢做自己,找到人生的意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