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音乐圈有这样一群为了音乐教育事业奉献的人:他们本身是优秀音乐家,同时也是那些伟大艺术家们成长道路上重要的领路人,正所谓名师出高徒。
在教师节之际,祝奋斗在教学一线的钢琴老师、声乐老师、小提琴老师、长笛老师、古筝老师、视唱练耳等所有老师...(太多老师了写不下,没有提到的别介意)节日快乐!
今天你给你的老师送去祝福了吗?
海顿 & 贝多芬
有一次,海顿给贝多芬布置了一道作曲题,把自己谱写的小步舞曲让贝多芬谱写成一首谐谑曲。而贝多芬却在向一种不同风格的音乐做大胆的尝试,用海顿“旧的语言”写他自己“新的格言”。海顿看完作业后,极为气恼,并劝贝多芬沿用古老的音乐形式,不要轻举妄动,“跳到深水中去”。但贝多芬还是“跳下去”了。
贝多芬的《第二交响曲》乐风不再守旧,与海顿的劝告相差甚远,这几乎把海顿气昏了过去。他责问贝多芬:“为什么不写上'海顿的弟子贝多芬作’?”海顿怒气冲天,立即辞掉了这个“不忠实”的弟子。
贝多芬在革新道路上越走越快,胆量也越来越大。他不仅改革了当时盛行的“无标题音乐”,并把“标题音乐”的新形式实践在自己的交响音乐中。他坚定地说:“一匹奔腾的骏马绝不会让蚊子叮了几口就裹足不前。”
莫扎特 & 胡梅尔
在很多关于西方音乐欣赏的资料里,你都很难发现约翰·尼波默克·胡梅尔的名字。就算是《牛津简明音乐词典》里,也只有十几行的文字介绍,并没有他作品目录的详细介绍。
与大多数天才童年经历相似,胡梅尔从小就出身在音乐世家,由于父亲本身是一名小提琴手和指挥,自幼在音乐的氛围下成长。受到了同为年幼成名的莫扎特的青睐,收为入室弟子。
有了莫扎特老师的这层光环,胡梅尔的父亲带着他去巡演“卖艺”。在伦敦的时候曾有幸在海顿面前演奏过《A大调奏鸣曲》。
贝多芬 & 车尔尼
1801年,年仅10岁的车尔尼去见贝多芬,贝多芬被车尔尼精彩的演奏所打动,接受了这位学生。车尔尼师从贝多芬学钢琴并受胡梅尔和克莱门蒂的影响,钻研他们的教学法。贝多芬曾在1801年 - 1803年的三年间免费教他弹奏钢琴。
车尔尼于1812年首演了贝多芬的钢琴协奏曲“皇帝”,他对贝多芬的作品积极宣传,并在他的作品500号《钢琴理论及演奏大全》第四册的第二、三章中论述如何正确演奏贝多芬的作品,他也能够背奏贝多芬的全部钢琴作品。
车尔尼 & 李斯特
李斯特九岁时,有幸拜会了车尔尼。据车尔尼自传中写到:“李斯特当时的演奏很不规范,粗糙而混乱,他的即兴演奏不具备扎实的和声基础,完全凭灵感。然而,在他的演奏中却蕴藏着一种天生的才气。”正是这种难能可贵的气质,使车尔尼认为此人是位可塑之材。
车尔尼的精心教授与李斯特的刻苦努力和聪明才智,通过几个月的练习,当李斯特弹奏克莱门蒂、胡梅尔、贝多芬、巴赫的作品时,车尔尼无需去重视他的演奏技巧,而着重于让他了解各个作曲家的写作风格,车尔尼不断给他浏览新作品,使李斯特有了一种令人震惊的视谱能力。
一年后,李斯特举行公演,轰动了整个维也纳。然而,车尔尼并没有把李斯特局限在刻板机械的技巧练习中,而是充分让他施展自己的才能,使他成为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钢琴大师。
舒曼 & 勃拉姆斯
西方古典音乐在十九世纪最著名、最奇特和凄美的三角关系,无疑来自舒曼、他的妻子克拉拉、以及勃拉姆斯。可以说,勃拉姆斯和舒曼夫妇之间的感情纠缠,既改变了他的生活,也造就了他的音乐。
彼时,集作曲家、音乐评论家、钢琴家于一身的罗伯特·舒曼,在德国甚至整个欧洲早已是尽人皆知的人物。当勃拉姆斯坐在钢琴前,取出他最早创作的一首《C大调钢琴奏鸣曲》的草稿、轻灵的十指一路掠过黑白相间的琴键时,一向沉稳含蓄的舒曼忍不住高呼:“天才啊,年轻人,天才!”。
当即,舒曼兴奋地提起笔,在自己创办的《新音乐杂志》上,写下了一篇改变了勃拉姆斯一生命运的著名评论《新的道路》,由此,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人开始在音乐崭露头角。而年仅20岁的勃拉姆斯在舒曼的家中遇到舒曼的妻子、比他大14岁的钢琴家克拉拉时,他便知道,自己将从此陷入一场无望的爱情里。
1854年2月,在勃拉姆斯造访半年后的一天,患有遗传性精神疾病的舒曼再次出现了精神虚脱的症状,后来被送进了精神病院。在克拉拉痛苦的下半生里,在师生情谊之外,勃拉姆斯依然暗恋并照顾了师母克拉拉一辈子。
Nadia Boulanger & 巴伦博伊姆
Juliette Nadia Boulanger是法国作曲家、指挥和教师。她因教授过二十世纪许多著名音乐家而闻名。她偶尔还作为钢琴家和管风琴家进行演奏。
虽然出身音乐世家,毕业于巴黎音乐学院。但她觉得自己并没有成为作曲家的特殊才能,所以她放弃作曲成为了一名教师。教育方面,她影响了几代青年作曲家。她的学生中,有成为作曲家、独奏家、编曲家和指挥的人,其中就包括巴伦博伊姆。
巴伦博伊姆 & 郎朗
巴伦博伊姆是蜚声国际的钢琴家和指挥家。就巴伦博伊姆的知名度和对钢琴的理解和技术,有很多年轻的学生向他学习钢琴和指挥。郎朗就是他的学生之一。
英国BBC的大师课(Master Classes)节目曾拍摄过巴伦博伊姆在芝加哥任交响乐团首席指挥期间,给学生上大师课。
那个节目巴伦博伊姆一共给包括郎朗在内的三个学生讲解贝多芬奏鸣曲。郎朗、David Kadouch 和Jonathan Biss 。其他两个学生David Kadouch 和 Jonathan Biss包括巴伦博伊姆本人都西装革履,非常正式。当时郎朗穿着一件套头衫来上课,上课的曲目是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同样的大师课,巴伦博伊姆还给青年钢琴家Saleem Abboud Ashkar、Alessio Bax、Shai Wosner上过。
卡拉扬 & 穆特
1976年,穆特与哥哥一起亮相瑞士琉森音乐节,获得了时任音乐节艺术总监的卡拉扬的赏识。数日后,穆特再一次以《恰空》征服了卡拉扬。他盛赞穆特为“自青年梅纽因之后最杰出的小提琴天才”,并一路提携她的演奏事业。
当卡拉扬去世之后,不少人预测穆特的音乐生涯将就此告终。但是,穆特就是穆特。她后来的表现更是不负大师所望,凭着自己的天分与后天非凡的音乐悟性,她的琴音不但飞得更高也飞得更远,向世人证明她的翅膀非但坚实而且耐力超强,她尽管有好的际遇,却更有脱俗的实力。如今,穆特依然骄傲地站在舞台上,以灿烂亮丽的演出,让全世界都能继续听到卡拉扬生前最赞许的琴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