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 ,未有不本于志者。今学者旷废隳惰,玩岁愒时,而百无所成,皆由于志之未立耳。故立志 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 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
2. 凡后生美质, 须令晦养厚积。天道不翕聚, 则不能发散, 况人乎? 花之千叶者无实,为其华美太发露耳。
3.圣贤处末世,待人应物,有时而委曲,其道未尝不直也。若已为 君子,使人为小人,亦非仁人忠恕恻怛之心。
4. 夫权者,天下之大利大害也。小人窃之以成其恶,君子用之以济 其善,固君子之不可一日去,小人之不可一日有者也。
……
9. 精神、道德、言动, 大率收敛为主, 发散是不得已。天地人物皆然。
10. 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
11. 专涵养者,日见其不足。专识见者,日见其有余。日不足者, 日有余矣。日有余者,日不足矣。
12. 凡文过掩慝,此是恶人常态。若要指摘他是非, 反去激他恶性。
13. 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 善去恶是格物。
14.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为子而傲必不孝,为臣而傲必不 忠,为父而傲必不慈,为友而傲必不信。
15. 凡一毫私欲之萌, 只责此志不立, 即私欲便退;听一毫客气之动, 只责此志不立,即客气便消除。或怠心生,责此志,即不怠;忽心生, 责此志, 即不忽;躁心生, 责此志, 即不躁;妒心生, 责此志, 即不妒; 忿心生, 责此志, 即不忿;贪心生, 责此志, 即不贪;傲心生, 责此志, 即不傲;吝心生,责此志,即不吝。盖无一息而非立志、责志之时,无 一事而非立志、责志之地。故责志之功, 其于去人欲, 有如烈火之燎毛, 太阳一出,而魍魉潜消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