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睁睁这个寒假已经放成了暑假,开学的日子却仍然遥遥无期,一家四口被圈在一百多平米的空间里直面着柴米油盐酱醋茶,操持着一日三餐,生活虽如流水账般平铺直叙,但也算其乐融融,不用卡着点的接送儿子,不用担心保姆对娃不好,不需要面对文山会海,闺女在不知不觉中长大,唯一让我头痛的是,儿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远未养成,各种各样的不专心、不认真、不用功,花式记吃不记打。
小学的网课节奏很快,老师们做好课件,简单的讲解,大量的笔记,成年人略一走神,都会跟不上趟儿,儿子索性上课时一个字都不写,下课了,慢吞吞地打开回放,一帧帧地从头看起,写几个字,错了擦,擦了错,四十五分钟的课愣是被他看成了电影大片的时长、偶像剧拖沓的节奏。我坐在旁边,告诉他凡是老师拉长了音儿甚至重复几遍的知识一定是重点,赶紧记到书本上,记不过来的快点截屏,注意力高度集中,别走神。因为我不可能永远坐在他旁边,所以效果还是差强人意。一会儿鼠标嘀嘀嘀作响,一会儿关闭了麦克风连不成麦,一会儿听见门铃声就去看可视电话那边是谁,一会儿满世界追着他妹妹玩,一会儿笔盖掉了弯腰捡,捡起来的过程中又掉了,又去捡,一会儿偷瞄我的工作笔记里都记了啥,总之,很难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
我和他妈妈苦口婆心、声嘶力竭、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色厉内荏、威逼利诱等等招数使过,儿子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越发的孙悟空放屁—猴里猴气,话说,刚才,因为说假话和不专心,挨了他妈一顿剋,突然蹿起来往卧室跑,他妈妈火不打一处来,跟进去想继续教育,没想到他抱着妹妹颠了出来,原来是怕妹妹误食了他房间里散落在地板上的乐高零件……
昨天的网路上,一篇纪实文章激起了千层浪,秒删以后秒发,秒发以后再秒删,竟然发展成各种语言文字,英文、法文、希伯来文、小篆、甲骨文,如果再删的话,估计梵文、火星文都会横空出世!若想不发,没那么简单,返回头,若想不删,也没那么难。
这次疫情融洽了家人的扶助和牵挂,多数家庭在多日的互相照顾里明白活着就是最好的事情,彼此珍惜和宽解。
最大的感悟可能是朋友关系在悄悄发生着变化,基于面对同一件事表现出的不同三观原则上的分歧,很多人会重新审视并选择自己的朋友圈。忙不迭借疫情营销的,每天岁月静好迫不及待歌功颂德的,基本从疫情稳定那天开始,就不会有交集。这些人也是互相瞧不起,有人装逼装高贵,有人吃相难看,有人智障傻缺……
无言的撕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