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士中/文
翰墨香溢真情致
——王广振先生其人其画观感
牛士中
王广振先生早已声名远播,可我与他交往却是近来的事。
2015年暑假,偶翻《灵璧县志》(1986-2011),在开篇彩页上见到王广振先生书写的“风清气正,世间留香”墨迹。其字龙飞凤舞,自由奔放,别有韵味,对政风、民情、社会生活的美好希冀于笔墨行走间自然流露,王先生聪敏、洒脱、随方就圆的个性以及关心国事的“匹夫”之情也不经意间飘逸在眼际。
这是我与王先生第一次思想接触。
2016年2月份,在政府大楼政协走廊上,我无意间看到王先生画作,一幅是《钟馗听琴图》,一幅是《荷仙图》,署名为望荆河畔居士王广振。画作古色古香,简笔勾勒,浓淡相衬,留白韵味漫溢。
王广振先生《钟馗嫁妹图》
《钟馗听琴图》中,钟馗闭目侧首依石而卧,一手扶首,一手蕉扇,足旁一猴仰首而望,侧耳以听,大石之上,一壶一碟一杯;对面,二女俯首抚琴,恭肃勾弦。细叶疏枝二三束,稍加点缀,画面悠然清闲,人物神态生动逼真。“弦外有音听在心,语中无欲蕰天擎”,一个崭新的钟馗形象呼之欲出。
王广振先生《钟馗嫁妹图》
《荷仙图》里,一美女高绾青丝,荷叶围护,自碧水中轻曼而出,一朵粉红荷花含苞欲放,一只蜻蜓飞临其上,“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意境尽出,与出水荷仙遥相呼应。荷仙身畔几株水草疏朗点缀,余皆留白,更显得碧水沉静浩渺。荷仙出泥不染、亭亭玉立、高洁气质跃然纸上。
两幅画作,简笔勾勒,重在写意,追求神似,尤其在画面的相互衬托与境界渲染上,颇有法旨造诣。我不禁沉思于前,遐思无限。
这是我与王先生的第二次精神交往。
王广振先生作品
2016年4月份,偶然在一个微信文化群里看到王先生钟馗画晋京展之《百馗图》信息,怀着探奇之心,打开链接,百馗聚首,“三王”合璧(文化局长题写《钟馗赋》,书协主席题写百馗图后记,《百馗图》创作者题写跋识),馗姿百态,笔墨飞扬,眼花缭乱之际,是油然而生的惊诧与震撼。再细细览阅,馗馗各异,形神具备,线条简净,墨色多变,传统中多有创新,钟馗之刚直不阿气质溢于笔墨间。
于是,怀着赞赏之情,在群中留言称赞,“忍得无数孤寂,方能创造艺术繁华。王老师馗画艺术之境界已臻成熟,实为灵璧乃安徽之骄傲。”
其后不久,一位喜爱书画的朋友,问我与王先生是否熟悉,能否向他讨要墨宝,我坦言,我们只是微信朋友,连一面之交都谈不上,我擅自向王先生开口不合适,但是你可以通过书画界其他朋友说明心意。一周后,我到朋友那儿,还没坐下,朋友就满面兴奋,迫不及待拿出一个信封给我看。
“王先生送我一幅画,你看看!”
王广振先生《钟馗嫁妹图》
我展开,是四尺斗方,朱笔红衣,墨色虬髯,高首怒目,馗风正气瞬间在室内弥漫开来……发髻斜绾,衣袂临风,娇柔含情,馗妹脉脉风情霎时充溢时光中……刚柔相映,以刚护柔,柔衬刚生,画家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对艺术境界的追求,对和谐社会生态的认同,于笔墨方寸间升华成实实在在的现实审美体验。
一幅画,不仅是岁月的积淀,更是时间和精力的付出,酷暑,挥汗如雨,而腊梅绽放,笔墨含霜,尤其是一幅拿得出手的画,更凝结了艺术家厚重的劳动。王先生,竟然这样不爱惜自己的劳动?竟然这样不懂得“物以稀为贵”?看来,书画家亦有王先生这样的人!不以名家自居,不以物稀为贵,而是处事交游中平等皆朋友。
令我没想到的是,不久一位文友召集的聚会上,我竟然见到了王先生!
王广振先生《钟馗嫁妹图》
王先生谈吐不俗,郑重中不失风趣,轻松中飘过几许用心的审视,心情在愉快氛围中涓涓流淌。
与朋友们交游多了,关于王老师的信息便也丰富起来。王老师富有孝心爱心,好文学,喜交友,创作勤奋,热爱公益活动。宿州及各地文化艺术界诸多名流,周末来王先生府上索画者络绎不绝,王先生不厌其烦,热情接待。久了,大家就有了难为情,担心王先生为难,怕打扰王先生创作,不再轻易上府叨扰。
终于,有幸在王先生邀请下,我得以赴其府上一观。
2018年3月5日下午,风和日丽,春和景明。根据信封上地址,凭着多年游历养成的敏感,七拐八弯,找到了王先生府上。
那是一个普通的小院落,红墙褐脊院墙,修竹掩映,二层灰色小楼静静于春光中伫立。一条狭窄的甬路连接着院门和小巷,颇有曲经通幽之感。
王广振先生《钟馗嫁妹图》我轻敲院门,王先生缓缓打开门扉,微笑着握手……
王先生上穿灰色家居服,一条浅褐色裤子,依然是满脸皱纹,无言诉说着岁月沧桑、经历坎坷;双眸明亮有神,言谈举止间,一个艺术家的精气神不自觉地充溢着小客厅。
客厅内摆放着一张宽大的书案,书案上随意放置着笔墨纸砚,墙上悬挂着名人字画,满室漫洇着纸香墨韵,厅内似乎有点凌乱,却丝毫掩饰不了浓郁的艺术气息。
王老师很健谈,谈生活,谈艺术,谈理想,谈亲情友情婚姻,言语中浸透岁月的厚重和阅尽世事的豁达轻松。末了,王先生现场为我画一幅四尺小斗方。
其间,客厅西侧一间斗室吸引了我,这就是十八年来,王先生独居之处。
室内西墙放置着一张双层床,上层堆满书画纸张,下层是棉被衣服。靠墙随手摆放着一些字画。十八年前,其妻高维灵女士因负责毕业班工作劳累过度瘫痪,十八年来,王先生就是在这张小床上、这间陋室内休息读书。他为照顾发妻,放弃诸多机会,然而他仍孜孜以求致力艺术事业。
王广振先生《钟馗嫁妹图》这时,床里墙上一幅横幅吸引了我,“孤眠月伴书”。月色皎洁,柔情似水,正是夫妻恩爱的美好时光,可是王先生只能辛苦照顾瘫妻,忍受孤独与人之常情,孤枕而眠,这一忍,十八年成为记忆。上苍不眷顾好人,一个美满家庭却忍受痛苦!然而王先生坦然面对一切生活的不幸。上苍又眷顾好人,王先生一双儿女,或在大学教书、继承家传、从事文化艺术事业,或在电视台从事文化艺术宣传工作,工作皆打理的风生水起;高维灵女士笑意盈盈,平时读读书看看报,给左邻右舍孩子义务辅导辅导功课,生活平静而充实快乐,安享着晚年;王先生艺术事业成果斐然,艺术创作不断迎来新的突破。
王广振先生《钟馗嫁妹图》十八年,不管生活还是事业,试想,如果换成其他男人,又有几个能坚持下来!我们不能只做道德的评判者,应换位思考,尝试做做被评判者,设身处地扪心自问,如果是我,年届不惑,爱妻瘫痪在床,我能守护她多久?
王广振先生《钟馗嫁妹图》胡雪珍女士在《陪我,你累了吗——访谈著名书画家王广振先生和夫人》一文中,引用了王先生夫人高维灵女士的话,“高老师看着王老师有点微驼的背影,拉着我的手,小声的说,‘小胡,看看身边可有合适的?给王老师介绍一个老伴,他这么多年照顾我太累了,没有享受过一天正常人的生活。’我愣愣地看着高老师的眼睛,满满的爱!”面对此情此景,我们旁观者还有什么话可说?我曾经对王先生说,你即使找个相好的,也在情理之中,也无可厚非,我们也应该理解,这话也许对王先生不敬。
王先生将孤独寂寞蜕变为读书提升自我、追求艺术升华人生的契机,以月为伴、以书为友,炫白的宣纸在春秋转移中渐渐发黄,艺术成果也接连绽放:
王广振先生《钟馗嫁妹图》
2003年4月10日,2015年11月21日《中国书画报》刊登作品。
2014年9月作品分别被《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央文献出版社》收藏。
2015年11月王广振钟馗画在北京炎黄艺术馆展出,央视《书画数字频道》现场专访。
2017年8月8日中央电视台七套栏目组方明导演带队,来灵璧专访百米长卷《百馗图》,《百馗百妹图》作者。
2018年3月9日香港卫视《香江唱皖》栏目组导演王浩,李靓玉来灵璧采访
……
纵观王先生艺术创作,其艺术源泉应该有四方面:其一是其家学深厚。王先生生于书香世家,其父为著名书法家王肇基教授,大伯乃著名国画家、广州美院王肇民教授,幼年即随父伯学习书画,打下坚实书画童子功,为其后从事书画艺术创作及突破奠定厚实土壤。其二是其科班攻读时艺术理论积淀与艺术实践系统训练。王先生在经历了书画世家浓厚的艺术熏陶后,走出家门,考入淮北煤师院艺术系,接受传统艺术和西方美术教育,为其以后进行传统基础上钟馗系列人物艺术创新与突破奠定良好基石。其三是毕业后师从葛介屏和李百忍等书法大家学习书法。葛介屏(1912-1999), 合肥人,上世纪中后期著名书画家、金石篆刻家、诗词学家和文物书画鉴定家,书法“质朴苍劲,严谨端庄,且能从古朴中见妩媚,从骨力中见秀丽,风貌别具”。李百忍(1927-1999),宿州人,擅书法,行、草、篆、隶皆能,工国画,中国著名书法艺术家,理论家,国家一级美术师。善行书,精狂草,用笔结构奇险,中锋多变,气势雄浑,跌宕天成,方折圆笔,善三角留白。葛李两先生深远地影响了王先生钟馗画、钟馗嫁妹画的线条与墨色以及画作之浪漫风
王广振先生《钟馗嫁妹图》格。其四是王先生天赋聪颖,善思图变。其书画用笔线条之诡异、着墨浓淡之繁复、人物神态姿势之险奇、表现形式之多变,无不灌注着王先生艺心与勤思。
当然王先生取得丰硕成就离不开其对书画艺术追求的执着与勤奋。我不禁想起王先生的微信名:享受孤寂。庄子云:“夫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万物之本也”,言下之意,寂寞是自然与社会之常态,万物特别是人,也只有常处寂寞、忍受寂寞、善待寂寞,才能审视自我内心,才能更好地把握自我,才能创造生命的辉煌,这个过程就成了一个享受寂寞的过程。王先生享受寂寞,实际上就是他对书画艺术追求的执着与勤奋让其远离尘世的喧嚣,让自己沉浸在一个纯净的艺术世界里孜孜以求,他享受的不仅仅是寂寞,更有艺术创造和突破的快乐。反之,这种寂寞又有力地推动着王先生更加执着与勤奋。
王先生擅长人物、花鸟画,尤其在钟馗系列、钟馗嫁妹系列人物画方面,更是作出创新与突破。
得益于艺术专业训练和传统中国画积淀,王先生画钟馗更注重线条勾勒、墨色渲染、留白衬托与想象空间拓展。其画钟馗,用笔富有变化,人物姿态险奇,或卧而沉思,或仰首远眺,或侧耳以听,或俯视怒目,皆正气逼人,刚直扑面;衣饰墨色浓淡大笔勾画,韵味悠长,令人浮想联翩。他吸取唐人仕女神韵,在古装女子发饰上大加琢磨,进行创新;大胆学习与借鉴前人仕女神情态度的摹写,立足现代生活,将古今融合,描画出崭新的艺术形象。在传统工笔写实基础上,开拓创新,在写意钟馗方向上深耕,描画出一片钟馗画创作的新天地。
王广振先生《钟馗嫁妹图》
特别是在钟馗嫁妹传统题材基础上,王先生以写意笔法将刚之钟馗与柔之馗妹完美地艺术呈现,相得益彰,惟妙惟肖,充满生活情趣。
而在题材与时代的结合上,王先生既立足传统,又有现代突破。在钟馗嫁妹系列中,钟馗妹妹衣着暴露,乳房丰满,含羞低首,而钟馗昂首苍穹或警视四周。唐代以丰满为美,丰满意味着生育力强大,意味着子孙兴旺,这是传统儒家文化孝之本质体现。而今天欣逢盛世,思想开放,人们对美好事物追求也越发冲破既有定势,审美能力与要求也不断提升。这也是艺术家对时代审美需求的良好反馈和大胆回应。同时,钟馗象征正义和力量,正是这种正义和力量维护着社会和平与幸福,维护着种群的繁衍生息。钟馗嫁妹题材大胆创新正反映了艺术家对时代变迁的敏锐把握。
王广振先生《钟馗嫁妹图》
王先生的艺术创新与突破得到书画界的广泛认可和赞许。我相信,王先生艺术之路将越走越远,越走越广阔。
我从沉思中抬起头,肃重地转过身,斗室门内南侧,悬挂着一副对联,“书藏应满三千卷,人品当居第一流”。无数个不眠之夜,王先生斜卧床头,思考着人生,思考着艺术,思考着未来,正是这简洁的十四个字时时刻刻警醒着他,激励着他,引导着他,渐入人生和艺术的佳境。德艺双修,德艺双馨,这是王先生的艺术人生追求,更是王先生的艺术人生写照。他为真情而生,为艺术而活,他不骄傲,不狭隘,他活出了男人本色,活出了情致,更活出了盛世中国一个书画家平凡而又广阔的精彩。
这时,王先生已完成画作,细心地卷起捆扎,谦虚地递给我,“多多批评指教。”
夕阳斜辉,透过门窗洒进房间,于是,三月的房间墨香越发浓郁,皖北大地上一座二层小楼春光中氤氲着诗意。
附:
王广振,1958年生,字启群,号玉壶,别署望荆居士。安徽灵璧人,祖藉萧县。毕业于淮北煤炭师范学院艺术系。 现为中国书法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周易科学研究院艺术顾问,中国经贸文化网书画顾问,中国公益网宿州公益书画院副院长。安徽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安徽省美术家协会会员,灵璧县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灵璧县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灵璧政协书画院院士,灵璧县老年书画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王广振先生钟馗嫁妹图艺术成果:
2014年9月作品分别被《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央文献出版社》收藏。
2015年11月王广振钟馗画在北京炎黄艺术馆展出,央视《书画数字频道》现场专访。宿州电视台专访,灵璧电视台专访。并出版书画集,挂历。
2003年4月10日,2015年11月21日《中国书画报》刊登作品。
2015年7月29日灵璧电视台专访介绍“钟馗画家王广振演译人间大爱”。
2003年7月14曰《安徽日报》美术版104期,专版介绍,题为“王广振的书画艺术”。
2007年3月12日《安徽工人报》黄山风书画专版介绍 。
2016年5月安徽省电视台录制《三代传承,翰墨飘香》人物专访。
2017年8月8日中央电视台七套栏目组方明导演带队,来灵璧专访百米长卷《百馗图》,《百馗百妹图》作者。并绘制《霸王别姬》系列作品。
2017年6月6日宿年州市电视台董昉主任带队,来灵璧拍摄百米长卷《百馗百妹图》人物专访(上,下集)。 灵璧县电视台刘志主任对《百馗百妹图》作者专访。
2017年10月钟馗画被中法两国联合印制邮票及名信片发行。
2018年3月9日香港卫视《香江唱皖》栏目组导演王浩,李靓玉来灵璧采访作者。其传略业绩被各报刊物及国内各大媒体,各大网站竞相报道。
2015年被评为“灵璧好人”。
2016年被评好“宿州好人”。
2017年四月被评为”安徽好人”。
王广振先生《钟馗嫁妹图》作者:
牛士中,1970年生,文学学士,法学硕士,媒体撰稿人,供职于某事业单位。安徽省散文家协会会员,安徽省民俗协会会员,宿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宿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省内外报刊发表书评、散文、诗歌一百多篇(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