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戒色吧”

“戒色吧”

作者: 发疯的然然 | 来源:发表于2017-11-29 00:02 被阅读209次

    前两天发了一篇文章,提到了一个叫做“戒呼吸吧”的百度贴吧,浏览了几篇帖子,还以为是正儿八经地练憋气。

    经热心网友提醒,我又仔细阅读了一下“戒呼吸吧的真相”这个帖子,方才醒悟这其实是一个反“戒色吧”的团体。明白了立意,再看该吧及其帖子,才发现不管是贴吧头图还是帖子内容,原来都是讽刺。

    网友“蛋某人某蛋”留言说,“老哥,戒呼吸吧是讽刺戒色吧的,可以去戒色吧看看又能写一篇文章。”作为一个好奇宝宝,于是我去了解了一下“戒色吧”,谁知道无耻地笑了一个下午。百度上搜了搜,发现除了“戒色吧”之外,之前还有一个被封掉的“戒撸吧”前辈,都是号称帮助青少年戒除某种行为,宣传孝敬父母,弘扬传统文化,普及圣贤教育,然后,就能拥抱美好人生了。

    这时我想到这么一段话,说“逻辑一贯性从来都是人生哲学的软肋,你在这边按下葫芦,那边一定会起来瓢。”所以我很好奇,如果这些“戒色者”的父母说,你不去搞对象就是不孝!要想孩子就该多和对象在床上互相玩,你不玩就是不孝!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会如何处理这种两难问题。

    结果我还真找到了相关贴子!他们的理论差不多是,如果自己跟自己“玩泥巴”,那这个事情就是有害的;如果跟对象一起“玩泥巴”,那这个事情就没啥问题了。可是这种理论,用脚丫子想也不靠谱啊!于是他们与时俱进,将不合理的规矩变得合理,把宣传宗旨修改了,变成了“婚前禁欲、婚后节欲。”这样一来,不仅宅男可以加入这个组织,就连宅女,已婚人士,同性恋人士,都可以加入这个组织!“戒色吧”壮大了。

    禁欲主义由来已久,自人类真正拥有文明后,东西方很多宗教中的都能看到禁欲的味道。那为什么要禁欲呢?如果为了最大效率的生子繁衍后代,难道“大家齐欢乐”不应该才是最好的么?

    并不是。“大家齐欢乐”的结果会使得女性一直处于怀孕状态,接着就会导致人口激增,人均资源减少。当人均资源减少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想要获得更多资源的成员间就会产生竞争。在不那么文明的社会中,最有效的竞争手段不是讲道理,而是看谁拳头大,结果呢,规模够大就会导致战争。

    不管战争的结果怎样,胜利的一方总要想办法再次避免战争。避免战争的手段就那么些,除了加强自身武装力量之外,避免资源分配不均这种办法总会有人想要试试的。那这种方式有效么?当然有效。只要人均资源足够多了,大家就都想着比比谁更富了,谁还想着炖谁家的孩子更香呢。于是就有人说了,让那帮容易欺负的人少生点,让禁欲主义深入民间。通过什么方法呢?暴力制约,文化推广。所以,禁欲主义不是为了消灭欲望,而是为了控制欲望。而且,这么做还有一个副产品,那就是那些拥有资源的人有机会左拥右抱了。

    按照逻辑来讲,之所以现如今人类有如此多的人口,前提是这些人口的父母都成功地生下了孩子,所以生孩子,才是人类繁衍的首要条件。但因为,人类只有“活着找到对象”才能完成“生孩子”这个任务,而在有“禁欲”这个大环境的制约下,“活下来”的前提变成了“禁欲”,就逼迫着人类向着“生孩子”的欲望和“好好活着”的欲望逐渐平衡的结果发展了。完全禁欲的,没后代。太要的,被人砍,并且后代的存活也成问题。结果,“好好活着”这个“找对象”的方法似乎逐渐变得比“找对象”这个目标更重要。

    看到知乎上有个在“戒色吧”混了好久的人总结“戒色者”们的逻辑,大概分为三种。

    1、以中医养生为理论支持的戒色恢复健康、强身健体。

    2、以成功学为理论支持的戒色实现理想、改变人生。

    3、以佛学为理论支持的戒色积累功德、积累福报。

    嗯,无一不是为了“好好活着”而努力。

    然而,只要“找到对象做了生孩子的动作”就是人类想要的么?之前看武志红谈到这个问题,他有很多个人咨询的经验,发现真正能够做到“滥情”的人,他们内心会有一种沙漠化的感受。根据这些,他发现“寻找对象”的本质不是脱了裤子那一下,而是建立关系。即便是自己和自己“玩泥巴”,也一样会去幻想一个对象、虚构一段关系。

    但问题是,如果关系不是平等、完整的状态,却是部分存在的状态,那么发生关系的对象就会很容易被“物化”,而“物化”的结果会是缺乏情感链接。好比我有一个曾经特别滥情的朋友,他这样跟我描述过他的感受,他越约越饥渴,越饥渴越想约,而且每次约完结束后都会有一种心理斗争,下一次一定要找一个“最火辣”的来结束这种生活。我觉得他幻想中的“完美”,实际上就是他渴望的关系。

    那么怎样才是“完美”的状态呢?有这样一种描述,叫做“当我的感受被你感受到的时候,我就感受到了爱。”结果在两年前,我这个滥情的朋友号称他感受到他的感受被一个很普通的姑娘感受到了,虽然后来他跟那个姑娘分手了,但他之后也再没有约过任何人。

    所以找到一段高质量的正常关系才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钥匙,相信那些需要“戒色”的人也是如此。我看他们的帖子,那些“戒色者”过去往往都是一天到晚五六七八九十次地整,在幻想中翻云覆雨披荆斩棘,个个都是成瘾的重度患者。但由于缺乏情感链接,于是继续在幻想中翻云覆雨披荆斩棘,终于,用自己的双手把自己搞成了憔悴模样。“不谈计量谈毒性的行为都是耍流氓。”讲道理,一个人如果生活足够充实,谁特么成天“玩泥巴”啊!如果不是成天“玩泥巴”,怎么可能把自己搞得那么面如黄蜡形容枯槁呢!

    从这个角度看,或许加入“戒色吧”对他们来说是个好事,虽然确实是矫枉过正,但也算是矫了。

    年初的时候,我本着采访的心情加入了一个借着基督教的幌子骗人钱的教会,教主是个韩国老太太,号称自己是什么“上帝母亲”。跟这个“戒色吧”差不多,也是一样是打着“教人向善让人学好”的旗号。

    进去前,我觉得这种害人的玩意儿就该被摧毁,于是压着性子尝试跟那个教会的人理论,旁征博引,找了无数素材。结果人家说,我承认,我确实没你读书多,我说不过你,但是我总觉得母亲在跟我说,你讲的都不对。我崩溃,我绝望,心想“孺子不可教也!”就再没去过那个教会。

    结果呢,事隔一个月,那个跟我传教的人跑来我家,还给我提了一篮水果,问我是不是生病了。最后我只得跟他好好说,我看到的一切证据指向你们教会可能是个邪教,这个观念我是改不了了,我不喜欢你的上帝,我选择投靠撒旦,咱们散了吧。就这样,他还表示出很惋惜的样子,说好吧,尊重你的选择,希望末日来临事你不会后悔,再见。

    在这整个过程中,这个教会的人可以说一直都保持着彬彬有礼、沉着冷静的态度。教会里的人也都真的像是自己人一样,非常团结。而我在网上看到别的网友对待这个教会,要么是破口大骂,要么是哭诉教会害了他家的亲人,样子十分难看。不知道该怎么评价这个事情,因为在这段往事里,唯一让我值得骄傲的,可能只有我保持了一个不信这个教的人的尊严。

    那个跟我传教的人是个厨师,在那个教会里,他会特别开心地给大家做好吃的,手艺非常好。后来我看到这样一段话,“理性不够强大的人,往往要么倒向不可知论,怀疑一切,要么倒向宗教,过一种没有怀疑的踏实日子。”心里也就释然了,或许对于逻辑简单的人来讲,这种逻辑简单的教育才是他们真正需要的,如果踏上怀疑一切的道路,可能结果更糟。

    有一个北大的教授说过这么一句话,年轻的时候尽量犯错,但坚决不要犯无法挽回的错。虽然作为旁观者的我,可以以他们为戒,多看书,多了解世界,多去锻炼自己的逻辑能力,写写文章,避免自己和自己的读者绕到他们绕进的问题中。但是作为当事人的他们,或许自己觉得好,才是真的好吧,只要不是把自己和别人都往死里整,也就随便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戒色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dmyb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