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阅读《聊斋志异》之《罗刹海市》
去年我挨着读完《聊斋志异》,直到今年刀郎的新歌《罗刹海市》一夜爆红,我对这篇文章一点印象都没有。
网上概括《罗刹海市》一文:以虚无缥缈的国家罗刹国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关于美丑不分、黑白颠倒的故事。
今天我读完《罗刹海市》,感觉到这篇文章更像是凄美的爱情故事,情节跟牛郎织女有点像,也是凡人跟神仙的异地恋。
《聊斋志异》的文章篇幅都比较短,《罗刹海市》一文3700字,属于长篇。我当时放下没读的原因多半是嫌太长。
放下没读就一直空着,今天阅读深受感动。先知先觉的龙女忠于婚姻,情深义重,把龙凤胎儿女交给丈夫抚养。
其实罗刹国的美丑不分黑白颠倒是误解。之所以给人们留下美丑不分的印象,是审美标准不同而已。他们有自己的审美标准。
唐朝以胖为美,宋朝崇尚瘦。唐朝第一美女杨玉环穿越到宋朝,多半会遭到耻笑。同样,赵飞燕到了唐朝会大概会被鄙夷死的。
现在我们视野开阔,知道非常多的东西。古代交通不发达,人口流动少,罗刹国的人惧怕马骥,属于少见多怪。
罗刹国人的相貌丑得具体,丑得五花八门。放眼望去,满大街黑皮肤呲牙咧嘴三个鼻孔头发端刺的人,不一样的人就是异类。
书中的罗刹国人虽然少见多怪,但是友好善良热情,主动帮助外商,介绍马骥认识执戟郎,推荐他见高官,带他逛海市。
马骥在异域混得风声水起,跟罗刹国人的热情分不开。他能见国王当大官遇龙王结善缘得儿女全是靠罗刹国人帮助。
罗刹国人除了审美标准不同,为人处事和思维方式跟中国人相差无几。不像我们大中华“非我族类,必有异心”的预想和假设。
刀郎的《罗刹国》取材于《罗刹海市》而不同于原著。歌曲重在强调审美标准不同的美丑不分黑白颠倒,其它内容多是演绎。
让传统文化闪耀时代的光芒,显露了刀郎的文化功力,同时也是中国文化的魅力所在,可以无限挖掘和利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