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关键词:选择。
我承认我有时会有点焦虑,这是一种情绪,我可以想办法化解焦虑,但我无法不让他产生。我就是一个普通人,我无法做到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我最多只能做到,用我自己的逻辑来说服自己,按照自己的原则行事,而不是跟随他人脚步。所以今天的关键词是选择。
之前应该想过类似的问题,不过今天还想在琢磨琢磨。具体的情景变化了,那么你能想到的也不同了。这个世界是有不同的逻辑的,不同的层面,不同的维度,有着各种各自适用的逻辑。我这两天常说价值排序,今天再说一个类似的词,重要性原则。你认为什么相对于你是重要的,那么这件事在你的价值排序中就会靠前。
价值,重要性,或是说逻辑,有客观的判定标准,但更多的还是主观感受。那么选择就是一种主观的概念,选择是建立在做出选择主体的感受上的。为啥今天又想到这个,因为早上又在思考孩子将来志愿选择的问题了。还有三天高考成绩就出来了,成绩确定了,大概能去的学校也就确定了。不同的分数段同样都有不少的选择余地,我就又要面对选择问题了。虽然最终的选择权不在我,但我还是得替孩子提前考虑一些东西。我要把我想到的问题,提示给孩子,毕竟孩子的经历少,没有我考虑的多。
我琢磨选择,还不是说要确定到底选择什么专业,学校的问题。我今天想要说的是,不同的人该如何做才更符合自身的利益。当然我只是考虑我自己,我没有能力去替他人操心。我也希望自己的孩子上个985、211、双一流。但是你没有那个能力,如果还去思考那些事情,你就是自寻烦恼。你应该考虑的是,在你现在的实际情况下,你如何选择才能让你的利益,长远的利益最大化。
我们每个人的选择都是建立自身具体情况的基础上,是一定的具体情景下的选择。所有外人给你提的建议不见得真正符合你的利益。因为外人没有你的视角,他们虽然可能是出于好意,但你要知道只有你自己知道自己的真实感受。你认为的重要性有时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只能用自我的感受定义。你需要用自己的视角去思考,结合他人的视角,寻找一种你能想到的最好的选择。
我想要强调的是什么呢?是你必须根据自身的特点来做决定,这件事是必须由你自己来做的。因为只有你自己才知道自己的真实的感受,才知道你自己的重要性标准。社会整体上有一种共识性的标准,比如在高考中认为重点院校就好于一般院校。这都是明摆的事实。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当然要考好学校,但问题是你的能力允许不允许。在大的共识框架之下,你还要考虑你的具体情况。也就是要看,你的条件能允许你到哪个层次去竞争。
这些个标准和逻辑是分不同层次和维度的。你首先需要找到自己的位置,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社会的层级划分是根据你所拥有的资源来定义的。你的智力,你所拥有的财富,你的社会关系,这些都是你的资源。你所拥有的资源就决定了你可以去哪里竞争,或是说你可以去哪里生活。生活是什么,不就是衣食住行这些最基本的东西嘛?你拥有的财富可以决定你买到多贵的东西,而你的审美,素养会决定你买什么类型的东西。物质与精神决定你可以待在什么位置,你所拥有的资源又决定了你会用什么样的方式来思考。
处在社会不同位置的人会有不同的生存的逻辑,这应该是基本不能互换的。因为我们的逻辑都是为解决不同的问题而产生的。你们面对的问题不同,所以用的逻辑也不同。你不能听别人怎么说就怎么做,因为人家的解决方案大概率不适用于你。具体问题都是需要具体分析。没有一种选择是适用所有人的,你都需要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来做选择。
再回到我自己闺女的选择,要做选择你首先是要知道自己所拥有的可利用资源。换个方式说就是,你在你思考自己想去哪里前,你要先知道自己现在在哪里。这样你才能确定你用什么方式去你想去的地方,或是说你有没有可能到那个你想去的地方。我总是拿当美国总统做比方,我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国人,大概率做不了美国总统,虽然也还是会有极小的概率。那么如果你为了这件事去付出所有,可能就有点不太实际,或是说你就是在浪费精力,资源。不如去干点其他的事情。
所以我喜欢那句话,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我们做什么事情,首先就是要自知,这是一个好的开始的基础。一个人如果连自己吃几碗饭都不知道,那你还能干好什么呢?又跑题了,还是想想你闺女吧。具体情况就是成绩决定你能去的学校的范围。再有就是你的家庭能给她提供的资源,也就是你能出多少钱。再有就是孩子的兴趣方向,地域偏好。选择是什么?选择就是你把所有的能找到的已知条件都放一起,然后进行一个价值排序。你能给出的限制条件越多,那么你的可选择余地就越少。对于选择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你要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只要是你明确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那么选择就不难。最怕的就是,你自己都不知道你想干嘛,那就没法选择了。
我想我纠结的一个地方就是,总想那些在我可以选择的范围之外的事情。总是去幻想那些不太可能发生的事情。去想如果怎样,就会怎样的事情。没事撑得去用各种假设来烦恼自己。其实抛开一切假设,只在具体的情景下思考,反而没有那么多烦恼。因为这样限制的条件是非常明确的,你能做出的选择就是那些,你只能在有数的选择中,选择一个相对最好的就行了。
再有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只能在一定的时间维度进行选择。就像现在我们只能考虑院校和专业的选择。而对于更远的就业的问题,我们只能是大概的进行一种规划,不能现在就确定未来到底就干什么。因为时代在变,现在发展这么快,你无法准确预测未来具体会发生什么。再有就是孩子的心智还远没有成熟,她们也会有新的兴趣爱好,她们的选择也会有改变。那么对于两个都有很大不确定性的问题,我们就更没法准确预测了。所以有些问题我们无法做出准确的规划,只能是尽量的考虑的远一些。但最终具体问题,还是要等放到具体的情景之中才能去解决。
再有我认为的一个原则就是,你首要提升的应该是你的综合能力,你对于环境的适应能力。社会在持续的发展改变,那么你也要具备这种持续改进的能力。以保持你的持续的适应能力。外界环境,一个再好的公司,一个再好的岗位,一个可以帮助你的人,都不如你自己可以解决自己的问题好。不要总想借助于外力,你要想法设法提升自己的能力,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内外界资源解决你的问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