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乔尔说,“来给我找点事做吧。”到了下一次会面,他什么作业都没做(正如他父亲所料),来了就问:“你觉得我能考到700分吗?”就这样周而复始,每次都是这样。归功于他的父母能坚持每周两次带着他来跟奈德见一面,他好歹还是获得了一定的进步。但等他上大学后——他确实进入了那所常春藤盟校,他过上了靠自己的日子,却连第一学期都没撑下去。这难道有什么奇怪的?总有这样的父母,背着他们的孩子跑完马拉松的前42公英里,然后在他们看到终点线的时候,将孩子放下来,让他们自己跑。等孩子越过终点线,每个人都拥抱他们,祝贺他们,但他们并没有真正地跑完这场马拉松。他们对这次成功并没什么贡献,他们自己内心很清楚这一点。
没有辛勤的工作,却拿到了名不副实的奖杯,这并不能让你获得对生活的掌控感。相反,掌控感来自“几分耕耘就有几分收获”。很多人会为他们的伤疤感到自豪,一如很少有跑者会吹嘘他们的马拉松完赛时间有多短,反而会更多地告诉你纵然有水泡、痉挛的折磨,纵然他们在赛程的最后几乎都跑不动了……他们还是冲过了终点。我们的投入与收获的回报让我们变得愈发强大。
你的孩子可以自己搞定他的日常生活吗?
他能否靠自己跟别人预约见面并做到准时赴约?他能不能自己付自己的交通罚款?他会不会自己洗衣服?他自己能不能按时按量服药?他能不能在社交上做到进退有度?他能不能保管好重要的随身物品,比如钱包和钥匙?许多大学新生每次离开宿舍时都要给爸妈打个电话。但爸妈远在千里之外,他们又能帮上什么忙?他能自己解决好自己的问题吗?或最起码先别把钥匙丢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