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会典》载有明文,商人不许着纻罗绸缎,你这身装束怎么说?”海瑞这句话问得声调低沉,却透着严厉。
海瑞是喜欢的,沈一石是讨厌的。海瑞质问沈一石,这身衣服呢,只是个引子,主要还是弄他,这货抢老百姓地盘。结论是海瑞不需要反思,沈一石该死。
在这个理所当然的结论上,作为2023年的人类,抛开立场,来看看这句话。海大人是官,官员们当然穿官服,沈先生是商,不可以穿绸缎的,这事法律明文规定。
本身绸缎呀,官服呀,素衣呀,都是一个品类而已,舒服些和漂亮些的区别罢了。可阶层就在那,明晃晃的世俗概念在亮在看不见的空气里。这话,按照那时的道德观念来讲,就是个对,沈一石就是个错。尤其这话还被放在大概很重要的一本书里。
我觉着,人不该被分为三六九等,因为人不喜欢被瞧不起的感觉,末等下等人,窒息的活在别人快乐的空气里。人,会有差异,仅差异,各过各的,谁都可以瞧不起谁的牛气。
载入法典的公平道德,无人敢质疑反驳的高贵神圣,自我意淫的幻境。最令人窒息的,是那种不容置疑的顽固。人类说的话,绑在高高的天上,问题是,人们还真吃这一套,无比信仰天边的云,垂头唾弃流下的血泪,无奈的笑。好笑心酸。
海瑞的辩论棒棒滴,大概是个好辩手,会是个好律师好法官的。
第十一章,一桩大事,围绕着织造局“买田”,严家自己莫名其妙,皇帝大发雷霆,清流摸不着头脑,这事沈一石真的牛逼,就不谈了。
因为我只想抱抱李妃,李妃被王爷训斥,出身,侧妃,小孩,逼自己老婆向自己低头,很下头。又想给高拱点个赞,李妃心细,这种重要信件一定要让李妃保管呦,一本正经也合适,贱兮兮也合适。张居正扯一扯高拱袖子,拉着就走的尴尬,哈哈哈哈。我看到别的观点,在那严厉训斥裕王的外强中干,训李妃不懂男人自尊。我气呀,人呐,谁能生来完美,吵一吵,低个头,哄哄老婆,下次克制一下下,克制不住继续道歉,分分钟就离家出走给他看。两个高傲的自尊心,相互磨砺着。肯定也有相互温暖的那一刻。人间夫妻事,不必事事上纲上线。
话说回来,我觉得沈一石牛逼,不仅仅是把“买田”变成“赈灾”。更重要一点,郑泌昌何茂才杨金水都觉得这是一步死棋。可沈一石那,从很早就没觉着是死路一条,桑要种,丝要织,商人哪里搞得来这些,这些都成了雇佣,廉价劳动力虽然没有价格谈判权利,至少混口饭吃。若各位官人一开始不要咬的那么死,愿意多给条活路,便民间商业经济蓬勃发展,欣欣向荣的景象吧。也有埋汰嘉靖和他的橙子们喂不饱,这确实是个问题,想办法糊弄,天下民饥,不能再这么压榨了,收敛点贪婪吧,当然他们可能间歇耳聋。
so,阶级分化,社会分工,一边人不知道另一边的社会,如何让天上人知人间苦,尤其是体会到烈日灼阳,长点同情心,这是个问题。
越看越好奇,怎么就最后沈一石还是被逼上绝路了呢,还被抄家,看来还是得慢慢往下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