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柳君书房陪伴你的第20天。
▼
今日话题 ~
”打造社群“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实体店难做几乎成了事实。
这两年,传统门店的老板没有几个不愁眉苦脸的,产品制造成本不断攀升,铺面租金水涨船高,门店人员训练周期漫长,训练难度大,老板们不知所措。
可不是吗?
如果单纯从买卖的角度来说,一个买家从网上订购多么省事,足不出户想要的东西送上门来,而且是正品,更重要的是价钱比实体门店低不少,那么请问他为何不在网上下单购买呢?
看起来是这个理。
可实体店真的没有存活之道了吗?
应该不是。
尽管这两年不少大型百货商店因经营不善纷纷倒闭,但我们也看到一些新兴的实体门店应运而生。
前几天在上海新天地吃饭,看到企业天地中心二楼开了一家卖家居用品的店,更奇妙的是这家店是店中有店。
该店的营业面积不小,正中央摆放着商家主营商品,也就是家居用品了。
但在靠里面的一个区域,被商家留出来做了一个咖啡区,也就是说你到这家店可以不用买他们家的任何家居用品,或许仅仅是因为他们家的某款咖啡合你口味,你便可以常常前往光顾。更可以邀约三五好友,一边吃着瓜子,一边喝着饮料,一边谈天说地。
我倒是觉得这恐怕是未来实体店的一个趋势。
商家绝对不只是卖你需要的货,或者换个说法,你并不是为了买他们家的东西才想到步入店内。
商家更希望营造的是一种氛围,打造一个虚拟社群,使人们隔三差五乐意步入店内坐坐、品品、聊聊。
那么好了,稳定的客户流量,相互吸引的品味,这不就锁定了潜在目标客户群吗?
当你某天想要买某个东西时,你极有可能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们店里“恰好”就有,于是售卖就顺理成章了。
即使店里的商品比网上贵那么一点点,但店家带给你的感觉是网店完全无法给予的,你愿意为了愉快的感觉多付一点点钞票。
购物本来就应该是一个愉快的过程。
如果某些商品你买了后不知道怎么用,实体店里训练有素的工作人员更可以耐心、专业的手把手教你。
不像你在家里独自面对冷冰冰的电脑时的窘迫,即使有网络客服也常得排队好久才轮到你说话,更何况有些困惑好像语言都表达不清楚,这时候面对面服务的优势便彰显了出来。
与其把实体店目前的问题视作重大困难,不如换个角度,视作是一些商家的巨大机会。
当然,以前那种随便开个店就能赚钱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在今天这个时代,实体店盈利将越来越成为一门关于人性的学问。
这便对实体店的老板们提出了不小的要求。
我个人以为,最难的是价值观的转变,确立并践行企业的使命和愿景。
实现从一个老板,到企业主或企业家的转变。
这,显然并不容易。
版权声明:本文为杨柳君原创文章,来源微公号:柳君说(y823021823)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