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吵得沸沸扬扬的演员翟天临学术造假事件,愈演愈烈,仿佛就要石锤落地,看看热搜榜,同期19人的博士论文都能找到,唯独翟博士的找不到,掂解?
![]()
我看过他《军师联盟》里的杨修,赞过《白鹿原》里的白孝文,喝彩过《演员的诞生》里的精彩表现,应该说翟天临是我比较认可的一位演员,所以此文并非墙倒众人推、蹭热点,只想讨论下人设这件事,或者说:个人品牌这件事。
1为什么明星喜欢卖人设?
有没有发现现在这两年明星都喜欢给自己定个人设出来,通过真人秀、综艺节目、微博等等各种渠道往外传递信息,有了这些人设加持,他们更容易获得好感度。也有些公众人物被人设。
比如秀恩爱,好夫妻:文章、高云翔、李小璐、薛之谦、白百何等;
再比如秀个性,特点:大女人范冰冰、独立新女性张雨绮、文化人靳东马思纯等;
还有儒雅励志帅大叔吴秀波、励志老总刘强东、央视名嘴朱军.......
人设就是明星给自己树立的品牌定义,通过人设赚取更多关注和好感,但是通过我举的例子可以发现,几乎都是经历人设崩塌的公众人物。
可以说人设是把双刃剑,成也人设败也人设,如果强行树立名不副实的人设总有崩塌的时候,啪啪打脸声音响的很。
2 我们普通人如何建立人设?
现在都流行建立个人品牌,可以理解为个人品牌就是我的人设。
第一步,就是定位问题,不可能空中楼阁硬造人设。定位纠结找不到优势?熟悉的路没有风景
恰好今天看到一个新闻:几个油腻大叔在微信里冒充支教的“芒果女孩”骗取男圈友好感和红包,这就是他们打造的人设,当然因为是假的,只能转瞬即逝。
定位一定是基于我们自身经历和特点逐渐展开的,比如《流浪地球》取材同名长篇小说,但是为了更好的视觉呈现和故事冲突,导演选取其中一段木星相遇的片段扩展,原文对这段的描写不过一千余字,被放大成一部电影。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值得放大的点,会带宝宝、会画画、会乐器、会沟通、会销售、会思维导图、会PPT等等,总有一个定位适合你。
取自自身本身特长,又特别符合市场需求和未来增长的点,不断放大、精进,最终成功便成强势特点。
第二步,从看起来很专业到真的很专业。
定位完成,我们就要考虑把1000字扩写成一部电影,几千个分镜头,需要不断填充、学习和精进。
通过行业内头部老师、书籍、课程学习,通过不断自我复盘学习,通过输出固定栏目、文字甚至课程提升。
比如我的本职工作是文案策划,但我认为做文案的人太多,做策划又不容易形成规模化课程,也比较难打造出案例,于是我综合演讲、主持和培训等经历,选取了沟通这个点,并且建立沟通江湖社群和开设“沟通实操营”训练营加强人设。
第三步,用人设去交际,去混群,去展示。
一旦有了初步定位,就要通过各种输出来让别人知道你的专业性,记住:输出是最好的输入。
常态化的可以通过朋友圈、公众号、简书、知识星球、轻社群、抖音等输出相应内容,积累了一定量后考虑开设课程或者群里争取免费分享等,不断加强人设。
通过主题化分享会快速、高效提升专业性,还可以通过受众反馈及时调整方向,优化后再出发。
所以,建立个人品牌不是靠宣传靠吹牛,实打实拥有特长,找到目标后不断提升,实打实有能力,才能走的长远。
我们会发现身边有很多看似一夜爆发的人其实背后都包含长久的努力,没看到不等于不存在;于此同时,也会存在一些名不符实的“大咖小咖”,人设堆出来的,终归水中影镜中花,明星崩塌尚且转瞬间,何况我们普通人?
祝愿:翟博士的学术事件尽快过去,继续带来更多好作品!
祝愿:一起建设个人品牌的朋友,携手踏实前行!
小路侠:声音好听的策划师,一点追求,二两侠骨,向好而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