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Python学习之旅-01-基础知识

Python学习之旅-01-基础知识

作者: b861a75d2a7d | 来源:发表于2018-06-30 01:56 被阅读21次
1.变量
  • 变量存储在内存中的值。这就意味着在创建变量时会在内存中开辟一个空间。
  • 基于变量的数据类型,解释器会分配指定内存,并决定什么数据可以被存储在内存中。
  • 因此,变量可以指定不同的数据类型,这些变量可以存储整数,小数或字符。
2.变量命名规则
  • 必须以字母或者下划线(_)开头,不能是数字。
  • 其余组成部分可以是字母、数字、下划线。
  • 严格区分大小写。
  • 不能含有空格。
3.注释
# 方法1:Python中单行注释以 # 开头,例如:
# 这是一个注释
print("Hello, World!")
# 方法2:多行注释用三个单引号 ''' 或者三个双引号 """ 将注释括起来,例如:
#1、单引号(''')
'''这是一个注释'''
print("Hello, World!")
#2、双引号(""")
"""这是一个注释"""
print("Hello, World!")
4.数字
  • 数字分为两种类型:
    整数(integers)和浮点数(floats),比如2是整数,2.123是属于浮点数。
5.数字类型转换
  • int(x):将x转换成一个整数型。
  • float(x):将x转换成一个浮点型。
5.数学运算符
a = 20
b = 7
# + :两个对象相加
print(a + b)
#输出内容:27

# - :两个对象相减
print(a - b)
#输出内容:13

# * :两个数相乘
print(a * b)
#输出内容:140

# / :两个数相除
print(a / b)
#输出内容:2.857142857142857

# % :取模;返回除法的余数
print(a % b)
#输出内容:6

# ** :幂 返回x的y次幂
print(a ** b)
#输出内容:1280000000

# // :取整除;返回商的整数部分
print(a // b)
#输出内容:2

字符串

6.创建字符串
# 使用单引号('')
a= 'hello,world.'
# 使用双引号("")
b = "hello.python."
7.字符串运算
print(a+b)
#输出内容:hello,world.hello.python.
8.访问字符串中的值
print(a[1])
#输出单独的值内容:e
print(a[1:5])
#输出部分值内容:ello
9.转义符
  • \’ 表示单引号;
  • \” 表示双引号;
  • \ 表示反斜杠;
  • \n 表示换行;
  • \r 表示回车等。
10.自然字符串
  • 在字符串第一个引号前加R或r,字符串内容将按字面意思打印,即使有转义符也不会发生转义。
print(r'hello,\nworld.')
#输出内容:hello,\nworld.
11.字符串类型转换
# 通过str()的方法可以把其他类型转化为字符串类型
a = 100
b = str(a)
print(type(b))
#输出内容:<class 'str'>

条件判断

12.if...elif...else语句
  • if :决策时,程序要做出测试,查看某个条件是否为真。而每个测试只有两个可能的答案:真(True)或者假(False)。
  • elif:else if 的简写,让程序再执行另一个测试,if 后面 elif 想要多少就可以有多少。
  • else:else总是出现在 if 和所有 elif 之后,即所有测试都为假时将要执行的工作。
a = 100
b = 50
#   if 语句后需要加上冒号(:)
if a == b:
    # 如果a == b条件为真的时候,执行后面的打印语句
    print('a=b')
elif a > b:
    # 如果a > b条件为真的时候,执行后面的打印语句
    print('a>b')
else:
    # 上面的条件都不不为真的时候,执行else后面的打印语句
    print('a<b')
13.if 嵌套
  • 在嵌套 if 语句中,可以把 if...elif...else 结构放在另外一个 if...elif...else 结构中。
if 条件1:
    语句
    if 条件2:
        语句
    elif 条件3
        语句
    else:
        语句
elif 条件4:
    语句
else:
    语句
14.操作符

常见的比较操作符:

- ==等于,
- > 大于,
- <小于,
- !=不等于,
- >=大于等于,
- <=小于等于。
15.布尔操作符
  • and :同时满足几个条件时为真。
  • or :只要满足任意条件就为真。
  • not :把比较反过来表示反向逻辑。

循环

16.while 循环
  • 重复直至发生某种情况时结束,称为条件循环即while循环。
# 1. 一般形式
a = 5
b = 10
while a < b:
    print('a<b')
    a += 1
#输出内容:
# a<b
# a<b
# a<b
# a<b
# a<b

# 2.无限循环
c = 1
#当条件永远为true的时候,循环就会一直继续下去
#无限循环可以通过按键 ctrl + c 结束
while c:
    print('无限循环')

# 3.while...else...语句
a = 5
b = 10
while a < b:
    print('a<b')
    a += 1
else:
    print('a大于b')
#输出内容:
# a<b
# a<b
# a<b
# a<b
# a<b
# a大于b
17.for 循环
  • 重复一定次数的循环:称为计数循环即for循环。
for i in range(5):
    print(i)
#输出内容:
0
1
2
3
4
18.结束循环
  • continue:跳过当前循环块中的剩余语句,然后继续进行下一轮循环。
  • break:终止循环,直接跳出循环不再计数或放弃等待结束条件。
# - continue:跳过当前循环块中的剩余语句,然后继续进行下一轮循环。
for i in range(5):
    #如果i = 3 的时候,就跳过不执行后面的打印语句
    #继续执行i = 4
    if i == 3:
        continue
    print(i)
#输出内容:
0
1
2
4
# - break:终止循环,直接跳出循环不再计数或放弃等待结束条件。
for i in range(5):
    #如果i = 3 的时候,就直接结束循环,后面的循环都不在执行
    if i == 3:
        break
    print(i)
#输出内容:
0
1
2

19.range()函数
  • 用途:只需输入起始值和结束值,它就会创建一个可迭代的东西,可以使用循环来遍历它,其工作方式与使用列表相同。
  • range()函数的参数设置: range(起始值=0,结束值,步长=1),共有三个参数(起始值=0,结束值,步长=1)。
  • 只有一个参数时:传递的是结束值,起始值使用默认值0 ,步长使用默认值1。
# 1.只有一个参数时:传递的是结束值,起始值使用默认值0 ,步长使用默认值1
for i in  range(5):
    print(i)
#输出内容:
0
1
2
3
4

# 2.当有三个参数的时候:第一个参数:开始值;第二个参数:结束值;第三个参数:步长。
for i in range(1,10,2):
    print(i)
#输出内容:
1
3
5
7
9

# 3.如果步长为负数的时候,则代表为反向计数
for i in range(10,1,-2):
    print(i)
#输出内容:
10
8
6
4
2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Python学习之旅-01-基础知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egzy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