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先生每年七八十本书,大都是小说,不是为了写作,而是为了娱乐。但他是小说家,读小说也是有利于写作的。他提到自己看的一些烂小说,也从其中学到坚决不可那样写。
多读多写!这是唯一的方法,没有捷径。如果认为没有时间读书,那也不可能有时间写作。
若每年阅读72本书,也就是1个月6本,每5天一本书。
金先生每天写2000字,三个月可以完成1本适宜长度的小说初稿。他上午写作,下午读书,并且每天运动1小时,还有例行散步。是非常理想的小说家生活。作为初学者,一开始达不到高产,也可以每天写500-800字,三个月也能完成一部4.5-7.2万字的短篇小说。但关键是,要有关起门来,不写出来肆不罢休的决心。
如果没有决心,不要轻易开始写作。否则可能会半途而废,浪费好点子和素材。我认为对初学者来说,先自由书写、坚持多写是重要的,运用上非线性写作方法,不必想清楚每一个情节或结局,写第一稿时不必反复修改措辞,重点是推动故事发展,故事的人物会带你走到结局。
近来听播客,原来《神雕侠侣》最初主角并非是杨过,书名本是指郭靖黄蓉夫妇,但金庸写着写着就把杨过写成了主角,这大抵也是笔下故事人物推动情节发展的例子吧。
在斯蒂芬金的笔下,小说的核心就三点:
1、情节:从A到B到Z,也就是结局。
2、描写:将观众带到故事现场,让观众感受现场。如一个调查记者,调动记忆向大家还原真相。
3、对话:塑造人物灵魂。
故事的开始,常常是一个处于特定情势的人,他如何应对外界如何改变自身。情境的发展需要有趣,以“如果”替代“构思和设计”。
金庸的小说很喜欢描写“一个被误会的人所处的情境”,如乔峰。故事开始了,需要吸引人看下去,需要让人想知道结局。
而象征意义和主题思想,是故事成形后第二稿才需要考虑的问题。
坚持写作的时间越长,写作对你来说越容易。
为自己而写,为读者而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