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天,25次日出日落。
25个日夜。
600个小时。
8月3日,我在微信朋友圈分享了一条信息。周围的好友都纷纷致电,问候我地震有没有影响。
我身处鲁甸地震灾区的三十公里以外的昭阳区。8月4日,我与同桌杨氏喜芳芳,小猴学弟一起进入了火德红镇志愿点,在里面呆了25天。
如果没能亲眼看见,在昭通生活了二十年的我是不会知道还有如此贫穷落后到连路都通不了的村落。
如果没能亲眼看到,衣食无忧的我是不会了解还有如此的大山,孩子们需要走一两个小时的山路才能到镇上唯一的小学学习。
如果没能亲眼看到,那些倒下去的房屋和残垣断壁后的尸首,我或许现在平平淡淡的过着生活。
没有付出,似乎就不会感到满足。
没有承诺,似乎就不会感到幸福。
加入当地志愿者协会——鲁甸青年创业商会。
回来的前一天,我们开心的像一群清猴。一起聚餐,一起喝酒,一起说梦想。想要到天坑里面去数星星。
每一天都是一场漫长而短暂的洗礼。每一次出任务,都是血泪交织的经历。我们每天奔走20多公里山路,只为寻求那一户户人家的受灾状况,给他们发放最需要的物资,整理每个村落,每个社的孤寡老人的数量,将社会捐赠来的钱款,一一发到他们手上。
慈善之路。
回来的路,不好走。我们一路奔跑一路哭泣,在光明村的山窝窝里,数着零星的家灯,缓缓的开出村落。我们一路走,一路唱,bong bong bong ~la ~lalala ~lalala ~lalala ~家里有志愿者,做好饭,等待着我们归去。
毕业典礼
为什么我眼中总是饱含泪水?那是因为我爱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喜芳芳说,以后的毕业论文就回到这个地方来做吧。这也是我的想法,回到最初的地方,和这里的土地,这里的亲人们,一起完成留在这里的最后一个任务。
出车,出差,然后在大山里游走,夜晚在天坑数星星,饭后,一起在救灾点喝酒聊梦想。我呀,我要努力成为这个世界上最好的COO,不管在哪里,如果做的不够好,那是因为不够努力,而不是不够聪明。
阿馒,阿松,会长,阿西,梅梅,我们说过,总有一天会回到那个地方。再次携手,去到村户人家,询问他们过得好么?灾后最重要的,就是活好当下。增产增收,教育跟进,要活的更好,才对得起死后的亲人。
人啊,有的时候不知道在追求什么。名和利真的有那么重要么,重要到面对生命也非要不可么?
坐着大巴,回到汽车北站,还没能清醒回来,直到芳芳载着我们回到呈贡的路上时,看到璀璨的灯光,似白日焰火一般辉煌的夜市时,我们心里的黑洞正在渐渐扩散。脱离这个世界20来天,一头扎进生死门,看尽妻离子散,看尽家破人亡,看尽衰败,看尽颓靡。此刻置身都市,却无法安放我们的情绪。欲言又止的心情,心里念着的是在火德红睡帐篷的那帮兄弟,今天晚上有没有晚饭可以吃。今天鲁甸的天气有没有好一些,会不会再下雨,灾民的花椒收完了没?
看着城市的光,只能用辣眼睛来形容。
离开的时候,一行人哭的像死狗。不是以后再也不能见面,而是这样的情感,这样的同生共死,这样的相伴,已经深植人心。
校园里面,新生入校,突然多了很多人的样子,心里却烦躁不安,不想看书,不想上课,不想同人讲话,不想被看到。这是灾后综合征,只想到一个偏僻的地方,能听到溪水流淌,能看到满天星空的山谷里,能看到同伴回来的车灯。
不要理我,我只想好好休息一下,给我一些时间,让我回归社会。
这个暑假,先是一路走来,遇见吸毒人员,艾滋病人,去过重生场,见过强戒学员。一路的公益之心不断膨胀,碾压我们的神经。不管是旅途的疲惫,还是救灾的艰辛,我们一边摸爬,一边滚打,走过泥泞的小路,爬过高耸笔直的山坡。见过灾后的房屋倒塌,看到过掩埋的孩童,亲眼目睹过堰塞湖的水位,走过孤寡老人的住所,抱过两眼清澈的孤儿。
光明村,村落镶嵌在乌蒙山间。零星点点,往往一个社占一个山头。前期物资发放,基本依靠人力进社,队友们肩上扛着食物和水,用双脚挨家挨户的运送。基本上每次出车,都要配备一个安全观察员,观察山间落石,随时关注是否有塌方危险。
由于村落太过贫穷,很多男性老人在年轻的时候,并未娶妻,当地方言俗称“坐家”,造成了现在孤寡老人(五保户)较多。光明村10社,有较多的侏儒,没有劳动能力,根究原因是因为许多当地人娶不起外地媳妇,只能在本村找,许多人都是近亲结婚,导致了村民的侏儒症。
由于自然条件恶劣,许多地方公路不同,而就在几个月之前,光明村又因为下雨的原因,造成过泥石流,当时就有了较为严重的伤亡人数。
为什么6.5级地震会造成那么多人员伤亡。除了地理位置原因,还有一部分人为因素。倒塌的大部分面积的房屋是土坯房。志愿者走到的很多村社,其实外表看起来和砖房没有差异,但是仔细一看,却是土坯房刷上了一层白漆——这就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如果没有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会有多少人关注这个贫穷落后的地方。连花椒都是后来的镇长才引进来的经济作物,当地村民告诉我们,像不怎么有劳动力的人,呆在村里,每天的家庭平均收入大概是2000多元!但凡有些劳动能力的村民,都走出村落,外出打工挣钱了。所以这次地震受灾村民大多都是老人和孩童!
当我们前往安置点看到那些孩子,有一部分地震后的第二天,就做了小志愿者,他们当中最小的不过十一二岁,最大的也才十四五岁,这些自救的少年,也是让我们不舍这片土地的原因之一!
你能想象,会有人因为一箱水和一箱泡面向你下跪痛哭么?
你能想象,你的家人埋在土里,你怎么挖也挖不出来的感受么?
你能理解,当你辛辛苦苦了大半辈子,好不容易有了积蓄,刚刚建好自己的“家”,它却突然带着你的妻儿永远的消失了……
你能理解,当你好不容易养大一个孩子,他今年马上就要领到通知书了,却意外的离开了这个世界……
如果,你来过这片土地,见过这些房子。见过这些孩子。见过这些老人。如果你看得到他们的眼神,如果你听得到他们的嚎啕大哭,如果你看到那些孩子躺在泥土里永远睡过去……
你是否还会在乎,你即将到来的新学期有怎样的学习任务,你告一段落的工作是否还会有新的期许,你是否还会在乎别人对你的不公,不满?
那些都会化成三个字:不在乎。
是的,我们不在乎了,我们不在乎在外的名和利,不在乎吃的啥穿的啥,不在乎那些机械化程序化的工作,因为在我们心里,他们已经完全失去了意义。
你能感觉到自己的存在,是被别人需要。而且存在的价值,在于别人需要你的程度。现在的工作需要我么?现在的学习需要我么?
灾区需要我,非我不可。因为我知道那里的地形,我去过那里的村落,我知道哪些人家有了什么,还缺什么,他们在等待着什么。这就是我们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我们也需要他们,需要他们为我们见证,我们在做一件即使躺下去,也能心跳加速的事。
问心无愧。
我眼看着很多人,抱着希望,抱着好意来到火德红,他们的小轿车下不到村子里去,他们的皮鞋高跟鞋走不到山里去。于是他们带着自己的好意和物资,在火德红镇上的卫生院里拍了几张照片,去火德红镇中学的安置点里,发放了一些钱,然后离开了。
我不反感这些人,我觉得哪怕装,他们在做好事。带着自己的善意和爱来了,只是打开的方式似乎错误了。但是总是满怀善意,看着孩子们和老人们的眼神也是带着神圣光辉的。这是该的,也是值得的。但是我反感他们一直在摆拍的事实,仅仅是讨厌这个动作。再没其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