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长安十二时辰》细节大盘点

《长安十二时辰》细节大盘点

作者: 石盒子打不开 | 来源:发表于2019-07-22 17:26 被阅读0次

    距离《长安十二时辰》已经上线有一段时间了,有好评也有差评,好评大都是服化道和剧情小细节方面,差评大多是关于剧情发展拖沓,节奏不够明快,缺少悬疑色彩等。

    今天盒子第跟大家聊聊本剧一些小细节:

    1. 李必头饰竖簪:唐朝时只有道士的簪子是竖着插。

    2. 称谓阿爷: 这几年随着科普的深入,大家已经知道唐朝时“大人”一词是对父母的称呼,不宜称呼官员,对官员的准确称呼应该是“姓+官职”,比如“李司丞”,对于皇上的称谓为圣人。

    3. 叉手礼:叉手礼始于西晋,初为佛教礼仪,东汉时期以“叉手”表示尊敬,西晋时期逐步发展出世俗的“叉手”礼,僧俗共用,隋唐时期成为世俗专用名称,五代、辽、宋、金、元时期广泛流行。唐代叉手礼的行法是两手交于胸前,左手握住右手,右手拇指上翘。

    4. 昆仑奴:昆仑奴大多数是东南亚的土著人,虽然皮肤较中国人黑,但仍然是黄种人。另有少部分是非洲黑人,估计是随阿拉伯人来华的。

    5. 在应答的时候采用的是“喏”,喏分为长喏、短喏、肥喏,表示的意思也不一样,有应答、感谢、祝愿等意思。

    6. 街道布景,建筑风格与色彩完全体现出了大唐喜浓彩大气的风格。

    7. 第一集抓捕狼卫中,士兵用刀身上的反光来探测敌人的动向。

    而抗日神剧中:

    1.日军竟然拿着美式M16扫射;

    2.还有提前预知了抗战胜利时间;

    3.八百里开外一枪干掉鬼子(大哥您这是激光制导嘛)。

    《长安十二时辰》在细节各方面将真实的唐代风貌还原出来,又兼顾了荧幕镜头呈现效果与现代审美度,设计上尊古又不泥古,富有创新,这才是我们观众想要看到的影视剧。也请抗日神剧的创作者们不要再秀下限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长安十二时辰》细节大盘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eowl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