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少安和石灵儿是知道赵雨龙给火云和悔远托人送信这事的,当下便让两个年轻人进了屋,又对魏大功说:“老三,你去劝劝素兰她们,都到了这种地步了,保命要紧,别在谈什么清真不清真了,我们几个把大铁锅支起来,把两个孩子带来的玉米粒子煮上一袋子,让没有饭吃的人都过来吃一碗。”
两个年轻人的骡子车上,总共有四五袋子玉米,不用说,这是准备回去的人准备的。他们来的目的,就是接大伙去河套地区。
有了吃的,人们的脸上才有了笑容,有些小一点的孩子都忍不住了,抓一把生玉米粒子,塞进嘴里就咯嘣咯嘣地嚼开了,那里还管生熟,只觉得玉米粒子是天下最好吃最香的东西。
直到日落西山,进山打猎挖野菜的年轻人才回来,遇上灾年,连野味也少得可怜,野菜倒是挖了不少,没有猎到黄羊岩羊这样稍大一些的猎物,只有两支干瘦的野兔和三只山鸡。剥洗干净,连同下水一起下锅。孩子们也都懂事一样坐在一旁,也没有哪个孩子再蹦蹦跳跳了。
这时候,槿花和李少安石灵儿已经开始商量让镇上的人们跟火云和悔远的儿子去河套地区的事了。
其他人没有啥意见,毕竟能让孩子们接到河套地区,也算有了活路。可魏大功李素兰却犯了难,他们中间有的人家不愿意去那里,主要是因为生活习惯不同,怕到了那里受欺负。
幸好悔远的儿子说了一句,这才让回族人们放心了。
“三叔三婶,不用有啥顾虑,我们那里是个大村子,也有回族人居住,我听我爸说过,这些都是很多年以前赵大爷就安排好的。”
一提起赵雨龙,人们又一次想到了他的好,不说他深谋远虑,单是处处为别人着想这点,就值得人们永远记住他。有几个情感上来的人,已经哭出了声。
当然,也有不想离开卡布其镇的人,槿花就不想离开,李少安和石灵儿也不想走,钱广和碗花也不想离开这里。至于他们的孩子们,那就更不愿意离开这里了。这样一来,许多人也不愿意离开这里,都愿意陪着槿花她们,哪怕是饿死也不走。
“槿花妹妹,你不走,孩子们也不走,感情深的人也不走,这不是辜负了雨龙的一片苦心嘛,好妹妹,你得带个头,咱们这身老骨头可以不管,可还有孩子们呢,总得让他们活下去吧!”石灵儿劝道。
槿花默默无语,抬头朝着窗外看了看。她是在遥望着南山坡,那里是赵雨龙长眠的地方。
“这可咋办,两个孩子来接大伙了,怎么又这个不走那个不走的,不能都留在这里等死呀!”李少安拍了拍大腿,他也没办法劝槿花。
就在这时,去南山坡捉蝎子的赵乐呼喊着跑回来了。他一头扎进屋里,上气不接下气,只顾喘气,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一边弯腰大喘气,一边伸手往外面指着:“回……回来……回来了……”
“别急,慢慢说,谁回来了?”
“我,我哥,还,还有,聪哥,明哥,都,都回来了。”
“儿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