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這二年多來我持續在做一件事:舉辦文學小說讀書會。
「坦白說,可能不會有多少人來參加卡夫卡的讀書會啊,會讀卡夫卡的朋友都不太願意和人分享啊。」這是我2015年六月底為了找舉辦讀書會的場地,一家書店老闆,他對我說的話。
2016年的卡夫卡《城堡》讀書會來了三個人參加,2017年卡夫卡《審判》讀書會來了十一個人。中間我做的事,是持續的舉辦讀書會,當遇見一位對讀書會有興趣的人,我就在臉書通訊軟體上和他多聊幾句,前前後後遇到近三十位人來問我關於讀書會的事,終算讓我湊成一大桌的卡夫卡小說討論書,後來這些朋友的大部分,今年的冬天與我一起讀馬爾克斯(台灣叫他馬奎斯)的《百年孤寂》
打開書本.jpg我是一個閱讀上很容易走神、分心的人,自從為了要準備每一周的讀書會討論(每次選三本為一期,一本討論三到四周,中間休息幾周)選讀的書目得花不少的時間反覆讀,去提出有意思的問題錨點,讓大家在討論過程中,可以不會「閱」後水無痕,很多有深度的東西都藏在文字之下,需要一個刁鑽,渴望文學瘋魔的人去試著點出,我努力去扮演這樣的角色。
那文學小說是耐得起二~三周的閱讀及討論的呢?
坦白說,大部分長篇小說都可以,不過來參加讀書的朋友,各行各業,年紀不一,最小有高中生,最年長有中小企業負責人,可以讀的小說範圍就是不一樣。
對一個讀書會主辦的利多,就是優先選自己想讀的書,這樣的選擇也不會讓書友的選擇成了我主持讀書會時的負擔,但蠻多幸運的時候,我和書友喜歡的書是重疊的。
依書友接受程度較大到小,倒數三名是書友接受程度比較小的,意即,書友得走出舒適圈才可以讀得下的書,如果他們不堅持參加讀書會的話,很難讀完。
1、台灣 陳雪《摩天大樓》
日本 太宰治《人間失格》
2、美國 雷布萊伯利《華氏451度》
3、日本 安部公房《砂丘之女》
俄 契軻夫《第六號病房》
4、美國 卡森麥可勒斯 《心是孤獨的獵手》
日本 夏目潄石《心》
哥倫比亞 馬爾克斯《百年孤寂》
5、捷克 卡夫卡《審判》
台灣 黃崇凱《文藝春秋》
美國 葉慈《十一種孤獨》
---閱讀障礙區---
6、英國 康拉德《黑暗之心》
7、俄羅斯 杜斯妥夫也斯基《地下室手記》
8、台灣 張亦絢《永別書》
9、台灣 童偉格《西北雨》
10、俄 納博科夫《蘿莉塔》/捷克 卡夫卡《城堡》
接下來再花另外一篇文字,說說我對這些書主持讀書會的心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