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正月十六晚上,是老家——古沟乡——游灯活动的时候。
游灯,乡音为“营灯”,“营”字表达的就是游行、公之于众的意思。
现在的“营灯”,成为乡里仅存比较隆重的民俗活动了,这一天比春节更有节日气氛。过了这个节,才算是把年过完,正式开启新一年的征程。
乡里每家每户都有一盏灯笼,平常不见踪影,被包裹好藏起来,只有到了正月十六这天才拿出来亮相。
家庭式的灯笼上,写着灯主的姓氏和名字,灯笼由竹子切条编成,糊上油纸,写上红字,配着一把灯柄和灯芯,风格复古且传统。公家的是大灯笼,像古代相府门前摆设的那个款式,代表的是一个村寨。
这一天,大家会早早地吃晚饭,先以村寨为单位集合,然后汇总到整个乡村的大部队(一个村分为好多个村寨),汇总的地方在乡里的华侨学校里面。
(上图是我一个朋友通过航拍拍到的大家集合后的景象,每个白点就是一盏灯笼)
学校旁边是“老爷宫”,提着灯笼前来的人,每个人都带着一袋香,须先到“老爷宫”烧香祈福。大概是人人都想着,烧香烧得越多,表明越有诚意,所以人人都“下了血本”,都是一大把一大把地烧。“老爷宫”里面香火的浓烟呛得人无法睁眼,眼泪直飙出来。我小时候最害怕这个上香环节,也好奇那些若无其事的人是怎么练出这个本领的。
各个村寨的乡民陆续集合完毕,游行时间一到,锣鼓一敲响,大伙就开始提着灯笼形成列队,绕着村道走,鞭炮一路咆哮伴随,响彻云天。
除了游行的队伍,这天晚上大部分村民也都涌出来,各有各的消遣,围观游灯的、看潮剧的、赏烟花的、在路边摊解馋的……沿路非常热闹,这是一年中村里最喜庆的时候,当地叫法是“劳热”。
灯,在潮汕话中与“丁”同音,“丁”是指家族的生命延续,香火传递,于是,灯被用来寓意传承。我们当地的习俗是,如果上一年家里有男子新婚,就需要重新定制一盏灯,标明“新婚”字样;如果是家里新生了男孩,也要重新定制一盏灯,标明“新丁”字样。游灯队伍中可见新灯旧灯交替,明暗不一,每一盏灯代表着一个家庭。
游灯者,原则上仅限男性参加,每一年都会从游灯队伍中看出人的变化,小孩、青年、壮年、老年,更迭交替,老人逐渐退出,小孩陆续加入,面孔在变化,不变的是这支队伍的步伐,还有人们对好日子的期盼。
不管多少年过去,大家守着的还是这片土地,几分田地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早已经远远跟不上时代的脚步。迫于发展的需要,大部分人都奔流到外地,曾经以为游灯的队伍排得很长很长,一眼望不到尽头,而实际上没有很长。驻扎在家里生活的人并没有那么多了,城市里一个小区的人口都可以超越我们整个村的人口。去外地的人,借着节日来来往往,人口在流动,生活也在流动。
我们村的祖先是从潮州饶平迁徙过来的,那时候世事艰难,穷困潦倒,他们迁到此地开荒破土,扎根下来,一点一点经营,已至世代相传,繁衍至今。今天的人们更在乎发展,改变不了乡土的贫瘠,只好去外面的世界闯闯。
跟外面的世界比起来,这场村民很看重的游灯活动也许并没有那么壮丽,但作为村里生息的缩影,它的地位不可撼动,这是根基所在。
游灯,算是贯穿村里历史最原汁原味的一条脉络了。
网友评论